里約奧運,巴西開啟”瘋狂”撈金模式!
2021-07-13 19:43:28
你在看奧運,看賽事,激動的熱淚盈眶;
他在看投入,預測回報率,捉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
一大波經濟學家來了,紛紛預測這次巴西投資200億的里約奧運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緊接著就有人說:“也不盡然,也許能買個“響”聽,畢竟巴西成為了2016年奧運會的主辦國啊”。
種種國民的“黑吐槽”縈繞不去;
這個時間節點若放在2009年還好說,那時正是巴西經濟雄赳赳氣昂昂之時,可現在經濟衰退、財政緊急、寨卡病毒、政局動蕩、腐敗丑聞等使巴西政府如坐針氈;
很多國家哄搶奧運會主辦國,不僅因其代表了一個國家強大的綜合國力及世界影響力,還在于申奧成功主辦國可以得到大數額的盈余。
而這些直接收益主要是從以下幾個途徑獲取的;
一、奧運會電視轉播權的出售收益
北京奧運會期間,全球200多家購買奧運報道權的轉播機構、16000余名工作人員齊聚北京。而國際奧委會以16.97億美元的價格,將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電視轉播權賣給了美國廣播公司。北京奧組委可以從中得到8億美元的收入。
二、發行紀念郵票、紀念幣。北京奧組委與中國郵電部、中國人民銀行合作發行的奧運會紀念郵票、紀念幣,預計收入達800萬美元。
三、彩票銷售。北京奧運會的一個重要收入就是體育彩票銷售,通過這種形式獲得的收入,預計可達1.8億美元。
四、贊助收益。除國際奧委會決定的合作伙伴之外,奧運會組委會還可以自主確定10-15家贊助商。這些贊助商支援2008北京奧運會的資金和物資,約合1.3億美元。
五、廣告發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此項收入5.87億美元,占總收入的27.3%。
太多的例子可以告訴奧運舉辦國如何借此之機賺的盆豐缽滿。現在,巴西政府正進行一個熱銷周邊產品、加速奧運賽事轉播、建立銀行卡支付平臺等瘋狂的撈金模式,為里約奧運開啟了新一輪建立在經濟利益上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