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司注冊也到了刷臉的時代
2021-07-13 19:46:07
選擇北京公司注冊的地址時一定要選擇租商業房,居民樓是覺得不能成為注冊地址的。如果在北京注冊公司沒有地址的情況下,通常來說,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自己租房,而是找代理公司。注冊公司只是邁向創業帝國的一小步,我們來看一下強大的企業巨頭是如何規劃未來的。
最近一段時間“BAT三駕馬車”的三位大佬的行程頗值得回味:
6月16日,中國"互聯網+"峰會在北京召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而在此之前,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已分別在于6月8日的百度聯盟峰會,和6月14日的阿里巴巴投資者日大會上,對外闡述了各自的產業理解與企業戰略。
再來看看這三位大佬發布公開演講的背景——伴隨中國市場增長紅利漸盡,市場不斷接近增長天花板,與傳統產業之間的融合進入深水期,各種社會問題不斷涌現,包括BAT在內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都已需要直面一個新的政策與市場環境,甚至應以轉型。
三位領軍者的個人風格,在他們的演講中都得到集中體現。
曾經有人說,如果把三人做對比,李彥宏更像程序員,馬化騰更像產品經理,馬云更像老師,這次也是如此。
李彥宏的演講主題是《下一幕,人工智能》,核心是技術趨勢,內容純粹,聚焦,更像是一場TED秀。
他說,人工智能即將迎來'井噴式'創新,并推動互聯網進入新時代,并展示了百度在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無人汽車等領域的案例。雖然也有談及對國家政策和市場形勢的理解,但都是一筆帶過,大部分時間集中在講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與進展。
馬化騰的演講主題是《互聯網+時代的連接升級》,核心是產業環境,內容清晰,完整,有條理。
他說,互聯網是各行各業都需要積極擁抱的能源,并已在通信、金融、零售、O2O、交通等領域引發巨大變化。雖然變化帶來了很多新問題,挑戰很大,但應該給"互聯網+"更多時間與機會。在這個大環境下,騰訊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做"連接器"。
馬云的演講沒有給出明確的主題,核心是企業戰略;內容激昂,強勢,具有感染力和煸動力。
他說,阿里巴巴已經布局未來5~10年的生意,2020年將實現6萬億的交易規模,并將構建一個"數據阿里",幫助公眾解決更多的社會問題。他同時表示,阿里巴巴一直在與假貨做斗爭,是全球領先的打假公司。
面對形勢變化,BAT各自如何布局未來?
三家形勢判斷的共同點,是認同大數據的重要性。馬云甚至將數據與流量類比,表示它已經成為未來互聯網公司最核心的基礎。
問題在于,數據如何應用,乃至如何變現?
在李彥宏看來,驅動數據價值實現,乃至互聯網新階段發展的核心動能,將是人工智能。這也是過去半年來,他反復對外傳遞的核心觀點。
這并無問題。不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基石上,百度依然需要進一步明確,除了一個更強大的搜索平臺,還要構建哪些核心業務場景?又怎樣通過人工智能,化解自家受外界詬病的商業模式問題?
馬化騰的思路,是以"互聯網+"的形式,擁抱傳統行業,實現傳統經濟與新經濟的共振和協同發展。
在此過程中,騰訊的思路是承擔連接器的"基礎功能",通過云服務、地理位置信息、網絡安全等基礎組件,實現服務和用戶的連接。不過,對于互聯網自身如何保持發展動力,他并未給出答案。
而馬云的思路,相對闡述更多一些。
一是繼續擴大用戶規模,做大交易量。城市到頂了,就發展農村;中國到頂了,就發展海外。未來阿里巴巴的海外用戶甚至會超過中國本土--馬云甚至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數據:全球20億,其中中國8~10億。
當然,這個數字我們現在聽聽就好,別當真。因為馬云預期的時間點,是2036年……
二是發展云和數據,做"數據阿里","我們要做的不是GMV公司,而是數據公司"。當然,關于如何用數據掙錢,馬云說,現在我也不知道。
三是拓展更多領域,比如電商、物流、金融、數據計算等商業基礎設施。
四是double H(Health and Happiness)。對這兩個詞,馬云演講里給出的翻譯是"健康和快樂",阿里官方的翻譯,是"基于數據技術的健康和數字娛樂業務"。你猜,哪個解釋更能代表阿里的業務邊界呢?
以上可以這樣總結:百度要做更智能的搜索,騰訊要做更多的入口,阿里要做更多人的更多生意。
無論選擇怎樣的方向,BAT都正面臨一個同樣的現實: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放緩。
互聯網技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讓信息數據大爆炸,它改變了我們的創意環境,很多企業也隨之完成了從傳統到技術的轉型,比如我大企常青。北京公司注冊就選企常青,一站式工商財稅服務平臺,十年蟄伏,只為遇見你。首次注冊,即可獲得價值1000元大禮包一份,趕快行動吧!
相關閱讀推薦
商標注冊要遵循三個原則
有關商標搶注的問題
三大電信運營商6月20日起推行電子發票,紙質發票不能開了
個人初創業者如何選擇北京公司注冊的類型
新三板掛牌企業應注意的財務管理問題
注冊公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