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合理避稅的方式
2021-07-13 19:46:13
避稅即是指納稅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利用范圍內的形式、手段及方法,減輕或避免稅賦的行為。大概有三種形式:合法型、非違法型、形式合法而內容不合法,下面我們來看看關于一般納稅人企業如何合理避稅的內容,同時增加對北京財稅代理的相關了解。
一般納稅人企業合理避稅的方式有:
1、轉讓定價:即是經過有相關的企業,并且達到整體最大上限的逃避納稅義務。對勞務、產品的交易不根據市場價格進行,使得稅率高地區采用高進低出,而在低稅率地區采用低進高出,從而達到整體的避稅。在跨國企業中甚至還存在開票公司這種形式。
2、企業存貨計價避稅:根據企業內部具體的核算方法和存貨的市場價格變動,采用高轉成本,低轉利潤的辦法。
3、折舊:采用稅法允許而對企業有利的折舊方法。
4、資產攤銷法:對無形資產、包裝物、低值易耗品、遞延資產、材料的攤銷最大的保持成本最大化,稅前利潤最小化。
5、籌資租賃法:以支付租金的方法降低企業稅基與利潤。
6、信托手段:通過在稅收優惠地區設置信托機構,使得非優惠地區的財產掛靠在優惠地區的信托機構名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稅。
7、掛靠避稅:例如掛靠在科研、福利、教育、老少邊窮地區。
合理避稅對于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的作用如下所示:
1、掌握稅收政策脈搏、進行合理避稅的籌劃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避稅籌劃是指在國家稅收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進行的前期籌劃,盡可能地減輕稅收負擔,以獲取稅收收益,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所以,如何把握稅收政策的脈搏,重復利用好稅收政策法規資源,通過合理避稅來最大限度的減少稅收成本,謀求合法的經濟利益,成為每一位財務工作者應該關注的問題和具備的素質和技巧。
2、從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談納稅籌劃對經濟效益的影響:同會計政策選擇下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會形成不同的納稅方案。企業合理避稅的目標是減輕稅收負擔,爭取稅后利潤最大化。首先,對于廣告費、招待費的處理影響會計利潤情況:稅法規定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發生的以上費用按規定比例扣除,按稅法規定超過部分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就是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問題,有的把這些超支的費用調到應付福利費,擠占福利費,有的調到了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等自有資金里,這樣做企業無疑是提前納稅,不僅違背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而且從納稅籌劃的角度看,此舉并不是企業最佳選擇,沒有起到籌劃的效果,所以作為會計人員要按照客觀性的原則,真實準確的記錄每一筆業務與稅法有差異的地方,也是在納稅時調表不調帳,不能影響企業報表與賬簿的真實性。納稅籌劃,除依法運用各種手段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外,
還可以通過獲取資金時間價值等途徑實現納稅籌劃的目的里對于限額支的費用,企業應選擇有利于企業的會計政策,以獲得遞延納稅。
其次,是關于固定資產折舊方面影響利潤的問題,固定資產因其價值大,情況復雜而備受關注,稅務機關檢查的是其入賬的合法性與稅法規定的合理性。對于電力部門的農網工程涉及面廣、量大、時間跨越長,如果不及時入賬,嚴重影響利潤的真實性,同時企業還要承擔利息支出和繳納所得稅。北京財稅代理需要了解的內容太多,企常青將源源不斷的給您供給此類干貨,期待您的持續關注,也可關注企常青的微信公眾號。
相關閱讀推薦
稅務籌劃應著力防范的“雷區”
北京公司注冊對大學生的有利環境因素
北京商標注冊的區域限制
營改增后個人房東能代開專票抵扣進項稅?別高興太早了
中外合資企業的特征及優勢
0元注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