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是注冊個體戶還是注冊公司好呢?
2020-09-02 17:03:26
想創業,是注冊個體戶還是注冊公司好呢?下面,萬事惠為大家分析下初期創業是應該注冊公司還是注冊個體工商戶。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二者的定義。
個體戶準確地說,叫做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條例》定義:“有經營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條例規定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個體勞動者,為個體工商戶。”而公司則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由股東投資形成的企業法人。公司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可以發現,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很明顯,雖然二者都以經營為目的,但是最初定位就決定了之后的規模和未來發展的不同,經營范圍和顧客群的不同也決定了是選擇個體戶還是公司。
下面我們具體看看二者之間有何不同。
1、法律形式不同:個體工商戶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責任公司具有法人資格。
2、投資主體不同:個體工商戶的投資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3、優惠政策:個體戶通常享受不到各類稅收優惠政策。有限責任公司,如小微企業可以享受相應稅收優惠政策。
4、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個體工商戶如果做生意虧了本,其自身需對全部債務負責。有限責任公司做生意虧了本,將以注冊公司時的注冊資本為限承擔經濟責任,且受法律保護。
對于選擇注冊個體戶還是注冊公司,通常還存有一些誤區。
誤區一:個體戶不用繳稅或可少繳稅
說到繳稅,很多創業者也很關注。籌備初期總希望能通過少繳稅來節約成本。那么個體戶不用交稅嗎?或是個體戶會少繳稅嗎?
根據《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個體工商戶在領取營業執照后,應當依法辦理稅務登記。個體戶應按照稅務部門的規定正確建立賬簿,準確進行核算。對賬證健全、核算準確的個體戶,稅務部門對其實行查賬征收。對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無建賬能力的個體戶,稅務部門對其實行定期定額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個體戶,稅務部門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實行核定征收。
個體戶查賬征收的:一般為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額人,其納稅標準由稅務確定:
1、按營業收入交3%的增值稅
2、附加稅費
(1)城建稅按繳納的增值稅的7%繳納;
(2)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3%繳納;
(3)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增值稅的2%繳納;
(4)月收入在30000元以下的,免征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
(5)按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實行5%-35%的的超額累進稅率。
對于個體戶的定期定額納稅,稅務機關會根據其所在位置規模、員工人數、銷售商品等等來估算其銷售額,然后再給定稅。不論當月的收入多少,有無收入都要按定稅金額來交稅。有限公司則是要求企業必須核算健全,交稅也是根據企業自己申報的收入來交稅,有收入就交沒有就不交。所以繳稅的多少,是根據經營狀況決定的,和注冊的是公司還是個體戶并沒有關系,個體戶也可以成為一般納稅人,而公司也可以是小規模納稅人。
誤區二:個體戶不會被抽查
很多個體戶是自給自足的自由職業者,那么就意味著工商部門不會抽查嗎?當然不是!不僅會被查,而且還會被嚴查!因為不少個體戶辦了營業執照后,不及時辦理稅務登記證,也沒有辦相關的經營許可證;或是發生變更后沒有到工商部門申請變更備案;或是因為經營期間的衛生、環境、消防等問題沒有做好維護,存有風險或被周邊住戶舉報。所以個體戶反而是每次工商部門,稅務部門特別檢查的重點。
注冊公司的好處也恰恰是在對比個體戶的基礎上體現的,公司制是經濟組織的發展趨勢。
好處一:公司根據注冊資本承擔有限責任
全體股東或發起人成立公司時,必須在公司設立登記時提交公司登機機關進行登記,并且特定行業還需要取得經營業務主管部門的相關批文。在這過程中要涉及到主要兩個法規:公司法和其他業務部門法規,具有強的法律規則效應。
好處二:公司具有法定性、真實性
一般注冊介司至少要有辦公場所證明文件,銀行帳號證明文件,業務主管單位批文,并經過工商部門、稅務部門、銀行等核查或批準,與實際相符的事實相一致,具有較強真實性和公開性,易取得客戶的認可。
到底如何抉擇注冊個體戶還是公司呢,具體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比如一家人經營個小飯館,當然個體戶就比較合適。反之,做貿易買賣的,可能涉及跨地區交易的,交易規模較大的,就是注冊公司比較合適了。
以上就是萬事惠為大家帶來的有關在創業初期是選擇注冊個體戶還是公司的內容了,相信通過以上內容,各位創業者應該能夠作出決定,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或是想要尋找業務代理,可以來萬事惠,萬事惠一站式商業服務平臺,專為廣大企業及個人提供精準全面的商業服務,服務品類涵蓋工代理稅、財稅代理等多種類型,服務商家遍布全國,快速為您解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