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知識產權助力創新創造結碩果
2020-09-02 17:06:24
截至去年底,廣東省有效發明專利量達20.85萬件,是2008年的10.8倍,年均增長30.3%,遠超國家2020年發展目標。
廣東創新創造碩果累累,在中國專利獎獲獎項目數量上位居全國前列,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專利綜合實力指數,持續領跑全國。成績的背后,有著深刻而必然的原因:
自2008年6月5日國務院頒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廣東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持續改善。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達20.85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8.96件,接近創新型國家水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6年保持全國第一,年均增長28.8%。十年來,廣東省獲中國專利金獎48項、優秀獎753項,分別是戰略實施前20年總量的5.3倍和11.4倍。
一、大疆秘密
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創新”),一個被外媒譽為“首個在全球主要的消費產品領域成為先鋒者的中國企業”。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大疆創新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成為了世界的“領跑者”。
走進大疆創新,你會發現,大疆創新所展示出來的“中國創造”能力,背后是其豐厚的技術積累和專利儲備。之所以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呼風喚雨”,成為無人機市場的開創者和引領者,一個重要原因是大疆創新在此領域擁有主導性的知識產權。可以說,大疆創新“基因”中就蘊含著對創新和知識產權的重視。大疆創新有著公司層級由上自下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及規范體系。
2009年,大疆創新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部,負責專利挖掘、專利撰寫、專利實施與許可、技術情報收集、商標和著作權管理、知識產權維權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相關業務。在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和規范管理下,至今累計申請已公開專利達6000余件,累計授權專利2000余件。同時,大疆創新非常注重在海外市場的專利申請布局,特別是在無人機領域比較熱門的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或地區進行申請布局,其中美國授權專利200余件。
在注重專利業務的同時,大疆創新公司在商標和著作權的權利取得與保護上也一直走在深圳企業的前列。自知識產權部門成立至今,在全球范圍內的商標申請量已達4000余件,已獲得注冊的商標1200多件,其中國內獲得注冊商標近200件,國外獲得注冊商標900余件,已展開商標布局的國家與地區60余個。
在大疆創新,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與公司整體運營緊密聯系貫穿始終。知識產權部門負責人直接參與到公司整體運營中,對公司的整體運營規劃等核心商業信息都有知情權,并直接向公司最高管理者負責。這樣就將知識產權工作融入到公司整體運營當中,為大疆創新未來發展形成有力的支撐。
二、重視專利
對專利的重視,是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微芯)不斷發展壯大的原因之一。16年的創新之路,微芯公司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創新產品,更有52件專利。知識產權正為企業的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不僅治療難度大,昂貴的藥費也是患者的一大負擔。此外,現有藥物多為非選擇性抑制劑,毒性較強且副作用大。為此,深圳微芯研制出了“具有分化和抗增殖活性的苯甲酰胺類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及其藥用制劑”,攻克了現有藥物的治療難點,打破了我國原創藥物海外零授權的紀錄,填補了行業空白。該制劑專利亦獲得了第十九屆中國專利獎專利金獎。
2015年,該專利核心化合物西達本胺正式上市,首個適應證為外周T細胞淋巴瘤。西達本胺的推出不僅滿足了中國患者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還解決了只有等待外國藥企創新藥物進入中國的被動局面。值得一提的是,該藥物的價格僅是進口藥的1/10,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與傳統非選擇性抑制劑相比,該藥物還具有療效優、毒性低等特點。
據介紹,2006年,圍繞該專利,深圳微芯對美國一公司進行了專利許可,開創了中國原創藥許可發達國家之先河。2010年,西達本胺正式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臨床實驗批準,這也是我國首個在美國獲準進入臨床研究的小分子抗腫瘤創新藥。同時,該藥品還被中國醫學科學院評為2016年最具臨床價值的創新藥。
三、華南理工
華南理工大學(以下簡稱華南理工)以知識產權支撐“雙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提出了“保量、提質、增效、轉化”知識產權工作總體目標。
2015-2017年間,學校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從全國高校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近三年發明專利授權量、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PCT申請量均排名全國高校前七位;“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創新主體榜單”位列上榜高校首位;“2017世界知識產權指標”躋身全球專利申請人第67位、中國高校第七位;“2017中國大學專利獲獎排行榜”學校近十年獲國家專利獎和教育部專利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二位;“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學校獲得歷屆中國專利獎項目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二;“2015中國大學評價”專利技術轉讓指標排名全國高校第一;近三年學校榮獲包括“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先進集體”在內的榮譽稱號及重點產業專利優勢單位等榮譽達13項。
學校擁有了一批高水平的專利成果,這些專利成果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改善性能、提升品質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技術優勢和顯著的市場前景。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曾新安院長團隊的專利技術“超聲協同養晶的果汁冷凍濃縮方法與設備”,創造性地開辟出一條果汁冷凍濃縮新途徑,該技術初步成型后即圍繞核心專利形成專利池,從設備到工藝共申請國內發明專利41件、授權17件、申請國際專利2件;專利技術在6家企業實施許可,專利族技術在20多個國家200國家企業應用,近三年實現新增銷售額11.85億元,新增利稅2.1億元,獲得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及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的高度關注。
從智能無人機到抗腫瘤新藥,廣東省正是由于重視知識產權,不斷加強完善知識產權建設,才會取得如此累累碩果,未來,我們期盼廣東省能在創新創造領域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