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注冊138個“姆巴佩”商標,搶注商標背后的原因是?
2020-09-02 17:06:25
2018世界杯已經落幕,法國隊的19歲小將姆巴佩爆火,他的“火”不僅僅在球場上,還在中國商標網上。7月1至7月7日,在中國商標網上,申請注冊“姆巴佩”或“姆巴佩MBAPPE”商標的就已達138個。注冊該類商標的企業五花八門,有馬場、網吧,甚至是鞋廠,引得網友一陣熱議。
“姆巴佩”沖出綠茵場,來到商標網
2018年6月30日,俄羅斯世界杯首場八分之一決賽,法國隊4:3擊敗阿根廷隊,19歲小將姆巴佩一戰成名。
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姆巴佩的名字在世界杯期間已經沖出了綠茵場。
根據媒體報道,八分之一比賽次日,國家商標總局收到了27份申請注冊“姆巴佩”或“姆巴佩MBAPPE”商標的申請書。一日之后,申請數字漲到了58。統計發現,截至7月7日,僅一周的時間里,申請注冊“姆巴佩”或“姆巴佩MBAPPE”的商標達138個。世界杯期間姆巴佩商標申請具體情況如下:7月1日:27個;7月2日:58個;7月3日:16個;7月4日:9個;7月5日:21個;7月6日:6個;7月7日:1個。
晉江市某鞋業公司“誤打誤撞”,早在2017年就已提交申請,并且已獲準將“姆巴佩”商標使用在服裝等商品上;無獨有偶,丹陽市某眼鏡貿易公司也由于較早申請,則被核準該商標使用在眼鏡等商品上。除上述兩家公司外,近期提交的大多數商標申請都在等待受理,暫時無法查詢詳細信息。但從申請人的名稱可以看出,涉及的行業可謂五花八門。
對此現象,不論是球迷還是普通網友,都感覺有點無厘頭。
搶注商標背后的生意
其實,名人名字被注冊成商標已屢見不鮮。
臺灣藝人林志玲曾因不滿其名字被注冊成商標從而進行維權。最終經法院審理認為,未經同意將藝人名字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具有明顯的攀附他人商譽、聲譽,以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的目的,最終裁定該商標無效。
除了明星藝人,被搶注的知名人物遍及古今中外、文體政壇各個領域。從“克林頓”、“郭晶晶”、“楚瑜”、“仇和”、“姚明”、“黃飛鴻”,到近幾年的“莫言”、“格瓦拉”、“MICHAEL JACKSON”、“方大同”、“奶茶妹”等。而搶注的類別也五花八門,“莫言”商標被申請注冊在煙斗等商品上,“黃飛鴻”商標被申請注冊在啤酒等飲品上,“方大同”的名字被申請注冊在胡辣湯上。
為何已經有明星拿起法律的武器來進行維權的案例,搶注商標的行為還是愈演愈烈呢?
在我國,注冊一個類別的商標,費用只要1000多元,而注冊成功的話,使用期可以長達10年。而許多人注冊商標的目的并非自用,而是用來日后高價出售。
據中新網報道,2016年11月25日,廣東銀一百創新鋁業有限公司破產案,其“金一百”、“銀一百”系列共計35枚商標,在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平臺進行拍賣,以超起拍價9倍的價格成交,成交價人民幣502萬元。河南一酒企老板俞春永在2015年10月份,花了3000元不到注冊了一個名為“洪荒之力”的商標。到了2016年奧運會,“洪荒之力”一詞大火,最終俞春永將這個商標賣出了100萬的高價。
面對該類無論是故意還是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許多大型企業都開始自行搶注周邊商標,為了避免高價回購商標的事件發生。比如董明珠,拿自己的名字一口氣注冊了48類商標。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阿里巴巴公司,注冊了一個“阿里家族”,包括阿里媽媽、阿里叔叔、阿里寶貝、阿里哥哥、阿里弟弟、阿里爺爺等數百個阿里系商標。
總而言之,商標對于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打造企業品牌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尤其是對于剛起步的企業,一個好的商標能加深消費者的印象,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但對于一些追名逐利式的搶注商標,然后高價轉賣的行為,你們怎么看?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