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硅谷巨頭們仍想在中國占據一席之地?
2020-09-02 17:07:19
近日,谷歌牽手京東,向其投資5.5億美元,這筆資金對于谷歌來說不值一提,需要注意的是,它可能對谷歌想要重返中國市場產生巨大影響。這也讓人不難看出,硅谷巨頭們仍然想要在中國占據一席之地。
下面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些頂尖科技公司涉足中國市場的動作。
1.谷歌
2010年,谷歌關閉中國版網頁搜索服務,其他的重要業務也隨之受到影響。例如,Android是中國最為普及的移動操作系統,但中國大多用戶并沒有使用一系列谷歌服務。
作為投資京東交易的一部分,京東將在谷歌購物平臺上推廣產品。谷歌在該國還有其他業務:與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建立專利授權合作關系;在北京設立了一家人工智能實驗室;投資多家創業公司,如類似于Twitch的游戲直播平臺觸手和生物科技公司晶泰科技;推行少數幾款應用,比如文件管理應用和語言翻譯應用。
2.Facebook
目前,Facebook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如下:與小米合作,為旗下的Oculus平臺開發虛擬現實設備。Facebook通過一家獨立的本地公司發布了一款名為“彩色氣球”的應用,那是一款類似于Facebook Moments的照片分享應用。
盡管Facebook不在中國運營,但該國對于它的廣告業務來說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如今有不少來自中國公司、地方政府和官方新聞媒體的廣告出現在該社交網絡平臺上,來觸達國際受眾。
3.蘋果
蘋果在中國擁有41家旗艦級零售店,其王牌產品iPhone在當地也相當熱銷。可以說沒有哪家美國公司能在中國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不過它也常常需要嘗試去取得一種微妙的平衡,尤其是在美國和中國在貿易問題上爭執不休的時候。有時,蘋果得遵守政府的要求,比如與當地公司合作開設一個本地數據中心。
中國是蘋果的第二大市場,占總銷售額的20%。在截至去年9月30日的最近一個財年里,蘋果在中國的凈銷售額達到440億美元。
4.亞馬遜
與阿里巴巴等本土競爭對手相比,亞馬遜的業務規模并不是很大。
亞馬遜將更多的資金和注意力投向了其他的新興市場,尤其是印度。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它要與沃爾瑪爭奪印度本土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的控制權。但它并沒有放棄中國市場:2006年,Prime購物會員服務在中國上線;電子閱讀器Kindle中國定制版本去年在中國進入市場;亞馬遜云服務,即亞馬遜網絡服務,仍然是一項巨大的、富有前景的業務。但為了遵守中國政府的規定,該公司得將一些實物資產出售給當地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