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研發費用不足,專利或將成為日后地雷
2020-09-02 17:07:22
通過財務報表,不難看出,小米所投入的研發費用不甚足夠,甚至不及華為研發費用的4%。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小米的研發費用為32億元,這個數目在行業內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考慮到小米作為一家國內頂尖的科技公司,但研發費用僅為手機領域競爭者華為的3.57%。華為近期頒布了一項重要的技術GPU Turbo,其研發費用將近900億元。相比之下,小米連續三年的研發費用也不及這一技術的零頭。而且在小米的研發費用中職工薪酬還占了一部分。
正因如此,小米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5月10日,酷派集團開始發難,發布公告表示小米多款手機侵犯其專利權,要求小米停止銷售涉侵權的手機,賠償公司經濟損失,并表示可能會走司法程序。
仔細研究小米招股書,可以看到2017年小米手機部分收入為806億元,知識產權支付費用34億元,占收入比為4.2%。以業界平均水平來看,按照小米這種類型的公司單臺手機的專利費率占比應為8%-10%,也就是說,專利費用應該為80億元左右,這跟小米披露的相差甚多,這說明小米或許還有很多專利費未繳納。
專利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未來小米上市進入歐美市場后,知識產權問題就成為一個定時炸彈。如果僅憑購買專利,小米的利潤空間和估值將會大大下降。有分析人士認為,2017年小米平均每臺手機利潤11美元,按照行界平均水平來交專利費用,以小米目前平均900元售價,如果再去掉應繳的60元左右專利費用,那小米每臺手機幾乎是沒有利潤的。
在此前的一場發布會上,雷軍穿著與喬布斯類似的服裝,因而被網友戲稱為“雷布斯”,善于講故事和包裝自己的“雷布斯”這些年來帶領著小米從0到1,的確令人敬佩。但對于一家立志成為世界第一的科技公司來說,光靠營銷顯然還不夠,小米作為一家極富情懷的中國本土企業,承載了不少國人的自豪與驕傲。上市后的小米能否擺脫專利問題成為貨真價實的科技企業呢?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