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詢申請掛牌新三板,創始人6165萬賣出,6.64億買回,如今估值16億
2020-09-02 17:08:39
互聯網時代,如果你聽過阿里、騰訊,就一定聽過艾瑞咨詢。
作為互聯網公司行業研究報告中,最常出現的數據來源。“根據艾瑞咨詢…”、“艾瑞咨詢研究…”,這樣的話語在網上并不少見。?
昨日(1月31日)),這家知名第三方數據機構的名字出現在了股轉系統的官網上。其實,這并不是它第一次與新三板產生聯系。2015年年初,就有傳聞稱艾瑞咨詢要在新三板掛牌。時隔三年,傳聞變成現實。?
艾瑞咨詢來了,讀懂君的心里多少有點小激動。低溫下的新三板,大家久違地見到了一家耳熟能詳的公司。
那么,艾瑞咨詢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以及其創始人楊偉慶那個長達10年的悲情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1、以銷售數據產品為生,騰訊連續三年為第一大客戶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艾瑞咨詢的收入主要來源于三個業務:數據產品、定制咨詢及研究及
其中,數據產品為艾瑞咨詢的主要收入來源,2015年和2016年該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5.75%和60.31%。所謂的數據產品,就是為客戶提供端口或賬號,并提供一定期限內數據使用權限的服務。
這可是一個極好的生意。過去三年間,數據產品的毛利率長期保持在75%以上。最近一年,即使該業務毛利率略有下降,也有75.04%。更值得一提,數據產品和研究報告的客戶一般比較穩定,其中數據產品的續簽率更在80%以上。
所以你會看到,艾瑞咨詢并不需要太多的銷售。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的銷售人員僅為50人,占比僅為12.85%,當年的銷售費用為1374.73萬,占比為10.32%。怪不得,投資圈的經理們總是覬覦遲遲沒有上市的萬得。
至于定制咨詢及研究服務,就是我們常見的行業研究報告,以及為企業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和研究咨詢服務。廣告及會務服務則是公司通過舉辦會議及承攬沙龍會議,獲得的門票收入和會議贊助收入。
整體而言,艾瑞咨詢的客戶較為分散。2015年、2016年、2017年1-9 月,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 9.51%、10.78%和 9.14%。
過去三年中,連續出現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戶中的常客有騰訊、威富服飾和愛奇藝,其中騰訊三年蟬聯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596.1萬、448.9萬和533.93萬。而此前兩年出現在前五大客戶的樂視,也在2017年消失在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
公司 2017 年 1-9 月份前五名客戶
然而,受中國互聯網用戶消費及使用習慣從 PC 端向移動端轉變的影響。2016年公司 營業收入較 2015年下降10.61%。定制咨詢及研究業務和廣告及會務服務等其他的收入、毛利率均出現明顯下滑。
其中,由于毛利較低且近年場地租賃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增長較快,廣告以及會務服務業務將被逐步剝離。
好在到2017年,定制咨詢及研究業務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均有回升。
2、6165.45 萬賣出,十年后6.64 億買回,如今估值16億
提到艾瑞咨詢,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楊偉慶,以及他的那個錯誤決定。
2002年,楊偉慶和張欣共同創建了艾瑞咨詢。三年后,也就是2005年,他將艾瑞咨詢按 900 萬美元,也就是6165.45 萬元賣給了分眾傳媒。
當時,楊偉慶認為“國內咨詢市場發展空間已很有限,艾瑞咨詢上市的機會也很小。從公司未來更好地發展考慮,艾瑞咨詢被收購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后來,這個決定被他稱為其“過去15年里最錯誤的決定”。
此后,近十年間,艾瑞咨詢曾兩度易主。
2011年,銀湖資本以2200 萬美元,折人民幣總價1.4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艾瑞咨詢,公司實際控制人易主。同時,作為管理團隊楊偉慶控制的上海凱盈也增資 21.40 萬元入股,占比25%,并于次年以2.46 億元的估值再次增持5%。
2014年8月,春華投資按 6500 萬美元,折合人民幣 4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銀湖資本持有的70%的股份,公司實控人再度易主。
到了2015年,艾瑞咨詢曾有機會登陸火爆的A股市場。當時,A股公司匯通能源(600605)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收購艾瑞咨詢100%的股權,不過最終因為雙方在收購價值上有較大分歧而作罷。
這也讓楊偉慶重新認識到了艾瑞咨詢的價值。終于,在2015年12月,出于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楊偉慶決定以6.64 億元的估值,完成對公司控制權的回購,收購股份比例為 45.01%。回購完成后,春華投資繼續保留24.99%的持股作為對公司的長期投資。
這是時隔十年后,楊偉慶重新獲得艾瑞咨詢的控制權,只不過代價大了點——以6165.45 萬的估值賣出,6.64 億的估值購回。
好在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2016年7月和9月,艾瑞咨詢分別進行了兩次股權轉讓,先后引進了31位投資人。其中不乏達晨、同創偉業、信中利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也在名單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短短相隔兩個月的股權轉讓,艾瑞咨詢的估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估值從9.9億元迅速增長至16億元,增幅達61.62%。
公司的解釋是A 輪融資的協商定價時間為2015 年下半年,當時以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估值基礎,而B輪融資則是以2015年4604.89 萬元的凈利潤進行估值。
截至掛牌前,楊偉慶間接持有公司表決權的比例達到43.76%。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是否能彌補楊偉慶低拋高吸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