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企業的組合價值:人人車被滴滴出行投資后,究竟會走向何方呢?
2020-09-02 17:09:03
朋友圈在熱議滴滴出行投資(收購)人人車的新聞,大致的意思是人人車本身業務發展的不怎樣,最終被滴滴出行這樣的巨頭投資(收購)以后就失去了自主控制能力,感覺對人人車來說這是一種失敗的投資(收購)。
然而回過頭來,我們定下神來好好想想,無論是被“成功”投資,還是被“失敗”收購也好,這都是一種必然,此時“成功”與“失敗”已經不是問題的關鍵了。
首先,在商業層面,一般情況下,資本方和企業都是以最大利益為追求目標,因此商業上的投資和合作都一定滿足這樣的條件,在此之外的所謂的情懷,不容易,成功失敗,在這個“第一性目標”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
而且,甚至有時候,人性在這樣的“第一性目標”面前,也會盡顯真實的本來面目,諸如各種為了達到這“第一性目標”,各種離婚結婚,背信棄義,暗度陳倉,狗血八卦等等,無論是當事人主動而為,還是被動的無奈選擇,放在第一性目標面前,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也就是說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其次,在宏觀格局上,一個細分領域的多家企業競爭的局面是無法持續到最后的,按照“第一性目標”的客觀要求,能夠獨立成事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一定是壟斷或者是幾乎壟斷行業的流量入口的,否則無法支撐業務成長,二手車互聯網平臺的人人車、瓜子、優信等等平臺,已經讓人感覺有些眼花繚亂了,用合理的方式讓這種競爭的格局迅速定格下來,也符合更多堅持“第一性目標”背后金主的利益。
最后,微觀層面的宿命,當下因為互聯網商業模式的無界屬性,因為技術和數據層面的打通,使得互聯網企業在很多時候是無界擴張業務的,這也決定了更多具備先發優勢的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底層數據業務的連接,輕松跨界,這也讓更多專注垂直細分領域運營的初創企業無法逃避被組合的命運。
所謂的被組合就是本來設想的,完整的階段性的商業模式,會因為頭部企業占據的高地,或者壟斷資源,比如流量入口、品牌高度、背景靠山、準入資質、先發優勢等等,使得初創企業無法向上自由發展,起碼不可能在同一個維度層面自由發展。
這些初創企業的最終命運,一定是成為頭部企業的組合要素之一,而其和頭部企業重疊的部分,包括業務、人員、產品等全部將被廢止,只剩下基礎的數據或者是用戶。
在現實中,以出行領域的案例為例,出行領域的曾經的龍頭其實是神州租車,然而過于傳統的業務模式,對于追逐爆發式增長的風險資本來說,這種較重的,較為傳統的模式是不夠性感的,無法得到第一性目標背后金主的青睞,也沒有過早的爆發成為平臺生態型企業的培養苗子。
直到滴滴和快的的出現,才讓人看到了一個可以迅速成就平臺生態型企業的苗子,BAT巨頭的聯手行動,最終博弈的結果是選出來一個代言人,這就是滴滴出行,集萬千寵愛以及萬眾關注,以及全行業資源于一身。
如果說出行領域是一個大的生態型企業的話,那么BAT類型的資本方,背景方就是這家企業的投資人和董事長,而滴滴出行就是這個生態型企業的CEO,被欽定做實際操盤這個生態企業的執行者。
因此,在細分領域的并購,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包括對巴士市場的投入,包括投資共享單車,打通出行覆蓋的公里數范圍和人群,包括進行出行服務后市場開發的二手車交易,汽車維護加油保險,以及日常保養維修等等的業務整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人人車的命運也正是在這個維度上出現了交集,所謂的交集就是,人人車作為生態型企業的一個業務擴張的鏈條,而且是必然擴張的鏈條,低成本的并購,獲得基礎業務能力,和存量數據、用戶、品牌,成為滴滴出行的一門生意。
此時,人人車的獨立性是沒有必要存在的,其作為獨立業務存在的意義已經失去,因此也沒有必要再去談論其被投資(收購)的成敗。
有些創業企業的命運,注定是成為被組合的對象,其價值就在于被組合,其成功的頂峰也就是被組合的那一天。
再以出行市場共享單車市場為例,其中也蘊藏著多多少少被組合價值的影子。
以共享單車當下的財務回報模型來算,無論是哪一家企業,以當下的定價模式,幾乎都無法支撐起大規模盈利,以及巨大的估值價值。
其單一模式下的所謂單車消費頻次,以及成本收入機構模型,雖然擁有一定收入,但是還未曾將持續的穩定的后續運維服務的成本充分估量到,包括當下已經遭遇到的車輛投入數量的天花板,各地已經開始整體限制單車投放數量。
低價的使用費用,高額的運維成本,當下是不足以支撐財務模型的正向,然而后續可以通過提高服務價格方式來獲得更高的收益,這條路也因為有政府公共單車低廉的價格,甚至是免費使用而變得空間有限。
因此從結論上,很容易得出,這是一門生意,但是生意的規模以及未來估值的空間絕非當下被媒體和資本吹噓的那么高的額度。
而其真實的價值,或許就是其業務體系進行過程中,所產生的與用戶真實的互動數據,也就是用戶的出行行為數據,以及這些數據延伸出來了的,足以描繪用戶虛擬畫像和行為軌跡的數據,這些數據是BAT巨頭們,繪制其更大虛擬互聯網世界藍圖中的重要素材,同時,BAT巨頭也是這些素材獲取成本最終的買單方。
此時,光鮮的共享單車商業項目背后,其存在的真實價值只有兩個方面,表象的價值,在于用互聯網的技術手段,方便快捷、價格低廉、體驗良好(雖然單車占街現象普遍但還是無法埋沒其真實的價值)的讓百姓體驗大大提升,而這表象的價值更多時候是一門生意,而非能夠最終支撐一個大的商業奇跡。
而其真實的價值是,作為互聯網生態企業的一個生態組合元素,承擔支撐生態體系特殊場景下的用戶需求了解、用戶流量、用戶數據采集互動、渠道終端運營維護的使命,最終的更大價值在于生態協同價值。
被組合的價值,在當下的互聯網世界,特別是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在互聯網生態巨頭企業,諸如BAT等的出現,并且在各個細分維度深度布局之后,日益成為一種必然。
更多的互聯網初創企業最終都會以被BAT收購為最終目標,然而這種收購的結果,已經不僅僅是財務上,資本層面的收購,因為很多初創企業自身的獨立價值未必符合資本收購者財務上的要求,而其被組合的價值將是更大的價值。
被組合的價值,或許還能夠保持產品業務的獨立性,但是大多情況下無法被保持,隨著數據智能時代的到來,后續的更多被組合的企業,其自身價值甚至只存在于一個數據采集器的價值,只為互聯網生態平臺提供特定場景下的用戶數據采集,并將這些數據傳輸到中央數據庫而已。
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未來的數據互聯網的進化,也延生出了諸多的資本變局、創業變局、商業變局、企業變局。
人人車的被投資(收購)是否只是因為其具有被組合的價值,而其自身的獨立商業價值已經失去,我們暫時還無法斷言,假以時日,最終的真相就會在我們面前呈現,但這絲毫不影響被組合價值現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在我們身邊上演這一基本現實。
?
來自:微信公眾號:dogd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