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創業公司小伙伴必看:關于公司股權、期權稀釋常識
2020-09-02 17:09:09
1公司股權分配
1.1原始股權分配:
假設1:一個創業公司從一個idea到上市要進行三次融資:
A輪:證實模式;
B輪:發展、復制模式;
C輪:形成規模,成為行業龍頭,達到上市要求。
假設2: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有精兵強將加入,公司要不斷拿出股份給團隊成員。
假設3:每一輪VC的資本進來,公司大約要稀釋10-40%。
假設4:公司業績發展好,每一輪融資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輪價格的基礎上往上翻番,這叫溢價,VC的術語叫作Up round;但是創業公司免不了風風雨雨出現坎坷,有時候公司的錢燒光了,業績還沒有起來,急需有人投資,這樣的公司在談判桌上沒有份量,對方愿意投資,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于前一輪的價格,創業者別無選擇,也只好認了打折價讓新的投資人進來,這種情況叫Down round,有點“賤賣”的意思。
創業公司開張時應該發多少股票?這是很多創業者在成立公司時碰到的第一個現實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建議初創團隊先發約100,000,000股。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三次融資以及團隊的期權,到上市的時候,公司的總股數會達到100,000,000到180,000,000之間,如果上市時每股定價為8-10元,這家公司的市值會有 8-10個億,只要估值超過發行價,馬上直逼成為人人眼紅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數定一億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將來給員工發期權的時候,拿出0.5%來,對一家總股數是100,000,000的公司來說就是500,000股,而對一家總股份為1,000,000的公司,僅僅是5000股,哪一個更加吸引人?!
記住,將來給員工股份,別給百分比,給股數!
這和公司上市后,散戶購買股權是一樣的道理!從來不說購買多少比例,而是說購買多少股!
1.1.1以暢思科技公司為例:原始股東
暢思科技由張三、李四、王五共同創建于2014年3月;目前公司的實際出資情況為:張三實際出資60萬元元,李四實際出資:30萬元,王五出資10萬元。但一個優秀的團隊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根據3人的工作能力特點,團隊最終的股份調整分配如下:
張三:主要的資金提供者,是公司發起人,創始人,占股50%;
李四:占股30%;
王五:占股 20%。
暢思科技發布初始股數:10000萬股。其中張三占5000萬股,李四3000萬股,王五2000萬股:
股東名單?股權類型股份?股份比例
張三/CEO 普通股 50,000,000 50%
李四/CMO 普通股 30,000,000 30%
王五/CTO 普通股 20,000,000 20%
——————————————————————————————
合計: 100,000,000 100%
每股價格為:總估值/總股數,假如總估值為100萬元,則每股價格:0.01元
該估值因為沒有VC市場的介入,很難確定。
1.1.2員工股權激勵
一般來說,VC會要求員工持股計劃在VC投資進來之前執行,這樣VC就可以減少稀釋。不過不能認為這是A輪VC自私,要知道B輪VC到時候也會要求在他們進來之前再執行一次員工持股計劃,這時A輪VC和創始股東將一起稀釋。
員工的期權比例應該留多少?這個問題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一般來說是5-10%。當然,視具體的情況,也可以有所變化,不一定拘泥于這個比例。
創業公司的原始股是很珍貴的,盡管它在很多人眼里并沒有什么價值。
這也是為什么創業者是稀缺的!企業家是財富的創造者!一定要注意:員工的期權池的股份是貫穿在整個公司從開始融資到上市,所有員工的激勵期權都是從這里面拿,所以一定要謹慎的逐步往外授予!
如果給出的期權起不到激勵的效果,那么還不如不給!大部分早期創業者,都會在此犯錯誤!時間過于早的給出了股份,但發現拿到股份的人,仍然沒有與公司同心同德謀發展!
所以給員工,一定要給期權,而不是給股份!期權有時間和行權價格作為限制,可以起到既能留住員工,又能保證員工離職后,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原始股份一定是只留給2-3個核心人員,而且要注意:一定要有一個絕對占股至少50%以上的核心。
團隊穩定有相對控制與絕對控制兩種。相對控股:創始人拿到50%以上股份;絕對控制:創始人拿到67%以上的股份(三分之二以上)
暢思科技A輪融資前,投資人要求創始人團隊必須拿出一定的股權來做期權池。假如,張三、李四、王五共同決定,拿出15%對員工進行激勵。則這時團隊的股權將變化為:
A輪投資前,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執行后的股權結構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張三/CEO 普通股 50,000,000 42.50%
李四/CMO 普通股 30,000,000 25.50%
王五/CTO 普通股 20,000,000 17.00%
員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0 15.00%
—————————————————————————————————
合計: 117,647,060 100.00%
計算公式:增發股份為x,則:X股/(100,000,000股+X股)=15%
增發股份X為: 17,647,060股
所有股東的股份占比,同比稀釋。 即:原來持有的股數/新的總股數=新的股份比例
做完了期權池,這時投資人可以進入了。
1.2第一輪融資:
假如第一輪融資,暢思科技共拿到了1000萬人民幣,需要出讓30%的股份,即公司估值為3333.3萬元。投資方有兩家,其中領投方出666.67萬,購買20%的股份,跟投方出333.33萬,購買10%的股份。那么融資后,公司的股份變為:
第一輪投資后,公司的股權機構變化為:
股東名單 股權類型 股份 股份比例
張三/CEO 普通股 50,000,000 29.75%
李四/CMO 普通股 30,000,000 17.85%
王五/CTO 普通股 20,000,000 11.9%
員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0 10.5%
A輪投資人(領投方) 優先股 33,613,440 20.00%
A輪投資人(跟投方) 優先股 16,806,720 10.00%
—————————————————————————————————
合計: 168,067,220 100.00%
計算方法:
總計增發股份為x,則:X股/(117,647,060股+X股)=30% x=50420160股
增發的股份X又分為3份:領投方拿走2份,跟投方拿走1份。
則領投方股份為:33,613,440 跟投方股份為:16,806,720
所有股東的股份占比,同比稀釋。
這時,雖然所有人的股份占比都被稀釋了,但每股的價格因為投資人的進入而有了實際的價格意義。
此時的股價為:3333.3萬元/168,067,220 股=0.2元/股 即:公司每股上漲了20倍!
從表中可以看出,A輪融資有一個領頭VC(Lead investor)和一個跟投VC。顧名思義,領投VC負責整個項目的談判、盡職調查、法律文件……跟投VC跟從領投VC放點兒錢,不過有時候拖個跟投VC一起進來是有戰略考慮的一步棋子,余言后述。
即使有幾個投資人同時參與這輪過融資,有人是領投、有人是跟投,但是他們被視作一個整體,他們簽署同一份法律文件,享有同樣的利益和義務。
此后,隨著公司的逐步發展,公司對資金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尤其是想要成為獨角獸公司,依靠融資發展公司,必不可少。每一輪的融資,都會同比稀釋之前所有股權持有者的股份。雖然每個人的占比會稀釋,但總體公司的市值和每股的價格,卻是加倍提升的!公司上市時,在券商的指導下,公司也會按照同樣的方法,向公眾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此時,你的公司將變成一家上市公司,恭喜你!在這條創業的崎嶇道路上,你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PS:
其實說實話早期互聯網公司股權、期權確實都沒啥太大意思,不過磊哥做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措施:他建立了一個股權激勵平臺,我們和外部持有少量股份的講師形成了一個小型交易圈,當員工想要出手的時候其他人(當然最可能的購買對象就是我們這些看好SaaS賽道的人)不至于拿不到錢。
我司應該算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創業公司,每個人都可以登錄股權激勵平臺查看股數,現在創業者也可以使用新春佳節,只送給CEO的禮物:團隊協作工具+股權激勵軟件。
假如你也是互聯網創業公司,也給員工許諾了股權、期權,你就給人家一個后臺讓人家看看這些到底值多少錢,隨著一輪一輪投資方進來價值增長,公司的成長讓員工都能從這個平臺上的個人數值變化感知到。
來自:PMC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