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一照多址" 擴大"一址多照"
2020-09-02 17:09:52
上海在長寧區試點“一照多址”。 7月14日上午,上海市工商局正式出臺實施《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支持長寧區加快推進上海市“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上海虹橋航空服務業創新試驗區、上海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并首次向長寧區兩家生活性服務業企業頒發了兩張“一照多址”營業執照。 上海市工商局局長陳學軍在《意見》政策發布會暨頒證儀式上表示,本次《意見》改變了上海營業執照60多年來的歷史,第一次在上海市范圍內提出了“一照多址”的概念,并在長寧區試點實施,目的是支持和加快推進長寧三個創新試驗區的發展,為推進注冊登記便利化改革進一步松綁清障。 擴大“一址多照”適用范圍 根據《意見》,長寧區從事不擾民、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公共安全的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內資企業,在區內增設一個或多個經營場所時,可以在一張營業執照上登記本區內多個經營場所,無需重新辦理分支機構營業執照,企業只需申請在原有的營業執照上再增加新的經營地址就可以。 7月14日,上海首次頒發了兩張“一照多址”營業執照,獲頒企業分別為長寧區屬重點企業上海市新長寧(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新長寧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知名電商企業“易果生鮮”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前者的營業執照上登記了長寧區的玉屏南路88號101-105室和水城路382弄8號底層兩個服務網點,后者的營業執照上登記了長寧區的仙霞路1128號101室和可樂東路178號兩個地址。 上海在試點“一照多址”的同時,還擴大了“一址多照”的適用范圍。原規定只允許有投資關系的企業“一址多照”登記,此次出臺實施的《意見》則指出:只要有關聯關系,多個企業可以在同一地址的非居住用房注冊登記。這進一步釋放了長寧區的場地登記資源。 在放寬相關企業住所登記條件方面,《意見》支持長寧區拓寬集中登記地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推進集中登記地入駐企業的注冊便利化;支持和鼓勵律師事務所作為集中登記管理單位,向企業提供經確認備案的場地進行集中登記;支持簡化入駐集中登記地企業的經營場所證明文件。 據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長彭文皓介紹,以往集中登記地入駐企業注冊的時候除了提交于集中登記管理單位的租賃協議以外,還需要提交房屋產權證明、轉租證明等文件,現在《意見》支持用集中登記地管理單位與入駐企業簽訂的租賃合同作為場地使用證明,為企業辦事做了“減法”。 降低互聯網教育等行業準入門檻 《意見》還明確,支持拓寬長寧區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中方投資者的范圍,在外資并購的基礎上探索允許境內自然人同外國投資者共同成立鼓勵類、允許類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鼓勵外國投資者在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的細分領域進行投資乃至控股,允許外商以獨資形式從事航空運輸銷售代理業務。推進長寧區借鑒“證照分離”試點先進經驗,支持推進一批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領域的行政審批事項改為備案,降低互聯網教育、醫療、保健品、廢舊物資回收等行業的準入門檻。 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顧洪輝表示,上海市政府2016年6月初正式批復同意在長寧區設立上海市“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的,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以放寬準入、創新監管為中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以外資開放、登記改革為重點深化投資管理開放,以稅費改革、政策扶持為核心落實稅制和政策保障,以信息基礎、示范工程為抓手探索技術和業態創新,有效破除“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面臨的管制稅制和體制機制障礙,實現“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若干重點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釋放消費潛力,激發行業活力,增加就業機會,確立上海“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在全國發展的優勢地位,更好發揮示范引領和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顧洪輝認為,此次上海市工商局出臺的《意見》,將為今后長寧區相關企業擴大經營提供極大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