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轉讓交易平臺讓閑置商標獲得重生
2021-01-22 15:31:36
【/h/】最近,筆者從國家工商總局了解到,商標閑置現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即使在北京、上海、廣州,仍有大量商標因各種原因被擱置,造成商標資源的嚴重浪費。對此,專家指出,新《商標法》關于商標轉讓的相關規定為商業經營中閑置商標資源的振興提供了法律支持。
注冊商標閑置資源浪潮接近極限
業內專家告訴筆者,商標作為無形資產,很大程度上是閑置的,不僅占用有限的商標資源,而且造成極大的浪費。據悉,目前我國累計商標注冊數已超過900萬,接近商標字數限制。企業很難找到新的漢字組合進行商標注冊。商標閑置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商標注冊需求。
【/h/】商標作為一種稀缺的知識產權主體,在當前市場上大量閑置,大量有價值的商標群體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從而抑制了其經濟價值的創造和發揮;然而,商標注冊周期長、注冊成功率低等行業痛點讓許多想要獲得商標的初創企業望而卻步。在這個市場痛點下,智科知識產權利用“互聯網+”思維作為閑置商標交易平臺進行開發思維,挑動了閑置商標資源的大市場,上演了內訌的資本大戲。
轉讓注冊商標,盤活閑置資產
【/h/】據悉,注冊一個商標需要一兩年時間,存在商標申請被駁回的風險。那么,為什么煞費苦心注冊的商標閑置了呢?據商標局工作人員介紹,有的商標注冊后未使用,有的有效期屆滿后未續展,大部分是處于破產或半停產狀態的生產經營者的注冊商標。
正是閑置商標難以流通的問題。智科知識產權服務平臺通過充分鏈接商標買賣雙方,將智科內商標代理人、企業及眾多有商標資源需求的企業實體、有閑置商標資源的代理人、商標持有人聚集在一起。智科通過提供買賣雙方直接溝通的平臺,充分減少或消除了傳統代理市場中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在專業服務機構的幫助下完成買賣雙方的匹配過程。此外,智科通過對現有商標的保管和監控,有效實現了商標的查詢和數據的智能監控和動態管理,有效保護了企業的知識產權。
【/h/】通過智科開發建設的知識產權云平臺,形成了“查詢+供需+安全交易+智能監控”的生態閉環,正在構建完善的交易生態。這種生態閉環衍生出的大量數據,為智科形成了有價值的云數據,為智科探索B端的服務思路奠定了基礎。
激活閑置商標促進企業發展
通過智科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企業將注冊商標轉移到自己的名下,可以在第一時間擁有自己的品牌。轉讓方可以調整品牌布局,將閑置的商標轉化為資產,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據筆者了解,我國還有很多閑置的商標資源需要盤活。
借助“互聯網加”時代,智科著力培育“互聯網加知識產權”新興市場,首創中國“商標智能托管”商業模式。這項創新服務的推出旨在為知識產權預警管理提供專業服務,充分降低知識產權法律風險和糾紛。同時,智科將積極發掘擁有豐富商標資源的客戶落戶智科,實現“平臺+商標資源”的有效整合。目前綜合商標資源已突破30萬+,數據庫商標資源已挺進全國前五,充分滿足投標人需求。
智科堅持“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數據系統”的發展愿景,不斷探索適合互聯網時代特點的服務方式和創新模式,在促進閑置商標資源市場有效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運用大數據等新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知識產權交易、無形資產評估等新業務,進一步創新知識產權領域的深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