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識產權條約_外媒稱中國或已成知識產權大國:國際專利申請數與美日相當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全文)
2021-02-07 14:58:44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30日引用彭博社消息,8月29日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在華盛頓發布報告,稱中國可能已經是知識產權大國。該中心在中國的商業、政治和經濟項目負責人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在報告中寫道:“知識產權旨在為國家目標服務,預計政府將繼續在這一進程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報告稱,為了實現向科技強國的轉變,中國加大了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投入。然而,地方創新尚未顯示出全球影響力。
肯尼迪引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匯編的數據稱,中國在國際專利申請中的排名上升,申請數量遠遠超過德國或韓國,幾乎與日本和美國持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側面照片:2016年4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開放日,北京市昌平區南少中學學生參觀專利展廳。新華社記者沈博涵照片
【擴展閱讀】美國媒體關注新百倫商標侵權賠償:凸顯中國打擊盜版決心
據美國媒體8月24日報道,中國一家法院裁定,三家國內鞋廠必須向新百倫支付150萬美元的侵權賠償和訴訟費,因為它們侵犯了這家美國運動服裝公司眾所周知的傾斜“N”標志。該律師表示,這是迄今為止外國企業在華獲得的最大的商標侵權賠償。
據《紐約時報》網站8月23日報道,根據美國公司給出的一份裁決書副本,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裁決書中稱,三名被告以新博姆(New Boom)品牌制作鞋子,“侵占了新百倫運動鞋的市場份額”,“極大損害了新百倫公司的商譽”。
報道稱,法院的裁決反映了中國政府解決盜版問題的決心,盜版問題長期困擾著中國的許多企業。
今年4月,中國東部城市杭州的一家法院裁定,一家生產新邦仁鞋的公司侵犯了新百倫的商標權,要求賠償50萬美元。同月,蘇州法院裁定,五家公司違反了銷售帶有“N”標志鞋子的禁令。該公司的高級法律顧問丹尼爾·麥金農(Daniel McKinnon)表示,新百倫也起訴了新巴倫。
他表示,上周的裁決讓該公司“對中國在中國積極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產生了新的信心”。
報告稱,隨著中國企業開始生產更先進的產品并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產權,北京方面已試圖加強商標法,增加侵權案件的賠償,并對造假者處以罰款。
簡介圖片:上海一家新百倫店。(紐約時報網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017-08-24 00:15:02)
【擴展閱讀】知識產權法院的國際影響力擴大。最高法律強調尊重國際規則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電(記者張蔚然梁曉輝)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29日在北京表示,外國當事人自愿選擇中國作為訴訟地的知識產權案件數量正在增加,知識產權法院正在擴大國際影響力,將堅持國際化視角,尊重國際規則,完善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
2014年11月至12月,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成立。同日,周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作了知識產權法院工作報告。他介紹說,截至今年6月,三個法院共受理案件46,071起,審結案件33,135起。其中,受理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專業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民事、行政一審案件12935件,審結案件8247件。
周強表示,三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的知識產權法院初步探索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專門審判之路,充分展示了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新形象。
他指出,知識產權法院正在不斷擴大其國際影響力。外國當事人自愿選擇中國作為訴訟地的知識產權案件越來越多。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國際化視角,尊重國際規則,完善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加強知識產權法官對外交流,促進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治理實踐,推動知識產權國際治理規則的完善。
周強說,知識產權法院的工作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實際困難。比如受理案件數量遠超預期,辦案壓力持續加大;隨著科技創新的深入,知識產權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對法院的司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知識產權二審案件的審判法院不統一,容易導致法律適用上的沖突,影響司法公信力。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建設和裁判標準統一有待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專門審判輻射范圍不夠,難以有效滿足積極創新領域專門審判的司法需求。
有鑒于此,周強建議,今后應推進知識產權一審案件審判模式改革。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知識產權法院單獨由審判長對簡單的一審民事、行政案件進行試點,促進案件的簡化和分流。建議對知識產權法院的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建議從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戰略高度,研究建立國家層面的知識產權案件申訴機制。建議及時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更好地滿足科技創新對知識產權專門審判的司法需求。(結束)(2017年8月29日20: 01: 51)
[延伸閱讀]香港媒體:中國官員發布文件呼吁加強高鐵知識產權保護
據香港媒體報道,北京方面顯然對美國調查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的計劃進行了反擊,中國官員呼吁采取更多措施保護高鐵技術免受盜竊。中國《檢察日報》8月16日發表的一篇評論發出了上述呼吁。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7日報道,兩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調查中國的貿易行為。
評論沒有提到它的名字。發展中國家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對中國高鐵技術進行“窺探和竊取”,給中國高鐵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文章作者——上海市人民檢察院高曉益、上海市鐵路運輸檢察院孫大偉表示,中國發展了自己的技術,高鐵行業發展迅速,但未能充分保護自己的先進技術。
他們接著指出,中國迫切需要保護其知識產權,尤其是高鐵技術;我們應該效仿西方國家,在開發新技術的同時保護技術專利。
報告稱,外國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抱怨,他們必須在技術轉讓方面做出讓步,以換取中國的市場準入,他們沒有中國公司在海外市場擁有的投資機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名研究員表示,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情況有所改善,如果美國能夠提供強制技術轉讓的證據,中國愿意通過與美國談判解決問題。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主任詹姆斯·安德魯·劉易斯(James Andrew Lewis)周二寫道:“經過幾十年的投資,中國正在形成自己的創新文化。雖然不如美國有效,但比大多數國家都強,而且資源豐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國迫切需要加強高鐵知識產權保護。圖為廣州-深圳-香港高鐵線路列車在香港停靠。(路透社)
(2017-08-18 11:05:58)
【擴展閱讀】美國媒體: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正在日益嚴格地改寫游戲規則
2007年8月17日——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16日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改寫游戲規則》的文章稱,中國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幫助他們保護發明、獲得海外專利使用費的工具。
文章稱,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計將宣布一些初步措施,這可能是對中國貿易做法的深入調查。他強調需要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并指責中國企業竊取工作和技術。特朗普的要求很可能被北京深深懷疑。
北京大學貿易法學者張平表示,西方長期以來一直將知識產權法視為針對中國企業的“矛和盾”,損害了中國企業在華利潤,阻止其進入國外市場。她說,中國是時候反擊了。
“你可以進來,”張萍說,“但你不能卡在我脖子里,妨礙我發育。”
中國批評家指出美國的批評是虛偽的。他們指出,美國曾經是世界上主要的海盜國家之一。獨立戰爭后,美國曾通過獲取蒸汽動力紡織機等發明的設計圖,挑戰英國在工業上的主導地位。
文章稱,隨著中國努力進行自主創新,國家領導人開始對專利、版權和商標采取更嚴格的法律法規。政府設立了專門的法院來處理知識產權糾紛,并為申請專利的企業家提供補貼。2015年,申請專利超過100萬件,創下紀錄。
東方一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的李繼安表示,中國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幫助他們保護發明和獲得海外專利使用費的工具。
“許多中國公司已經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專利保護在市場中獲得優勢,”李繼安說。"他們現在更加相信中國政府能夠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
文章稱,這些規定也有利于一些外國公司。新百倫今年贏得了對一家中國公司的訴訟,這家中國公司使用了其標志性的斜體“N”標志。去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允許邁克爾·喬丹保留其中文名字帶來的相應權益。
(2017-08-17 11:32:51)
【擴展閱讀】英國媒體:美國正在“認真討論”對華發動貿易戰。知識產權是焦點
據英國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發起重大貿易行動。相關官員在“嚴肅討論”中展開了對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調查。此舉將針對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公司所表達的主要擔憂之一。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日報道,這也將標志著特朗普政府措辭的改變。盡管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對中國提出了嚴厲批評,但美國政府今年大部分時間都采取了更加謹慎的立場。
這個消息首先是在aksil Austin News網站上報道的。根據目前正在討論的計劃,美國政府正在考慮使用1974年的法案。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成立以來,該法案一直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據報道,該法案第301節允許美國總統對外國產品征稅,以報復采取不公平貿易做法的國家。
直到世貿組織成立,它一直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的主要工具。然而,自世貿組織誕生以來,歷屆美國政府大多選擇利用該貿易組織設立的專家組來解決此類爭端。
預計美國最早將于本周宣布采取行動。但知情人士警告稱,白宮似乎正試圖找出如何向前推進。美國政府內與貿易相關的部門已經提出了建議。
“一旦事情成為白宮議程的重中之重,任何人都可以猜測可能會發生什么。”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側面圖: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記者尹照片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017-08-03 11:36:20)
上一篇:宋仲基宋慧喬雙宋CP傳婚訊 萬事惠給客戶雙送驚喜
下一篇:桌面刷新后留下個痕跡_知網查重會留下痕跡嗎_怎樣除掉撕下商標后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