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轉讓95%收益歸發明人
2021-02-07 14:59:22
(原標題:專利轉讓收益的95%屬于發明人)
(記者毛青通訊員張淼)金陵科技學院近日在學校網站公布了三位老師的六個專利轉讓收入分配方案,專利轉讓收入24萬元,不含稅和申請費用,專利發明人擁有近20萬元。據悉,為了鼓勵科研人員開發高價值專利,加快專利轉化,黃金科學院將教師和學生服務發明成果轉化所得收入的95%分配給取得成果的主要科技人員,只留5%分配給學校,發明人收入比例如此之高,在全國高校中仍屬罕見。
“目前,大多數高校規定,服務發明成果轉化的個人收入比例為50%-60%,我們按照95%的比例進行分配,這是為了鼓勵我國高校研究人員注重行業、行業和企業的科技需求,積極創新,及時發現。快速轉化研發成果。”學院副院長張艷表示,新政實施后,全校受理和授權的專利數量有所增加,與過去相比,更多的高價值專利可以直接轉化。
姚宏亮是黃金科學院的一名普通教師。這次公布的六項專利中,有三項是“一種黃秋葵固體飲料及其制備方法”、“一種雪櫻桃餅干及其制備方法”和“一種破包裝機”。轉讓費共計10萬元,扣除稅金3262元,原申請的維修費用17875元,剩余的78863元,即約7.5萬元的95%歸發明人姚宏亮所有。"這種分布反映了研究者成果的價值傾斜."姚宏亮說。
去年,中科院機電所副所長鄭黎明單次專利轉讓就實現凈利潤70多萬元。“基于重力場環境的計算機視覺空識別技術”專利以1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南京覺遠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僅如此,南京覺遠還與鄭黎明團隊簽署了深度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機器人視覺產品。去年,鄭黎明的團隊僅靠出售專利就賺了100多萬元。
記者了解到,“95%”的分配比例也適用于學生。中央研究院龍盤學院學生喬瑞發明了“可變無人機手機殼”,被一家上海公司收購,目前已進入轉型階段。
2016年,中央研究院受理專利申請843項,授予專利572項,其中發明專利302項,發明專利86項。在最新公布的2015年全省高校專利許可中,學院排名第五,僅次于東大、江蘇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據中科院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研究院將進一步優化專利申請結構,提高專利申請質量,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提升學校對南京的科技貢獻。
(原標題:專利轉讓收益的95%屬于發明人)
上一篇:西南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落地成都
下一篇:展宇光伏獲杜邦新型支架的專利技術和材料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