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理標志商標已升至全國第四
2021-02-07 15:02:47
江蘇的“地標”已經上升到中國第四名
淮安有116個地理標志商標,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中國江蘇網11月18日 龍蝦想吃蟑螂,大蒜想買漳州,陽澄湖螃蟹最好吃,鴨蛋當然好在高郵...這些在普通人眼里。“地標食品”,現在以量化考核標準,淮安意外獲得全國冠軍——根據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目前,特別是淮安以116個地理標志注冊商標位列全國地級市之首。新華社全媒體記者徐小鳳
●江蘇8“地標”成為馳名商標
盱眙龍蝦品牌價值166.8億地理標志商標,表明一種商品源于某一地區,商品的具體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決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吳永才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申請地理標志認證標志是世界通行的做法。通過申請地理標志認證標志,可以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和地理遺產,有效保護優質特色產品,促進特色產業發展。
【/h/】截至目前,“盱眙龍蝦”、“淮安大米”、“淮安紅辣椒”、“射陽大米”、“洋山”等8個地理標志被認定為馳名商標,12個被認定為省級著名商標。這些“地標”的背后往往是“聚寶盆”。比如“盱眙龍蝦”品牌價值166.8億元,“邳州大蒜”品牌價值141.53億元,“高郵鴨蛋”品牌價值40.76億元。
吳永才表示,除了古老的“地標”和“幸運”之外,近年來一些新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也在展示自己的才華。比如鎮江“金山崔涯”注冊才半年,種植面積就增加到1萬畝,銷售額3.1億,農民1.2萬。條斑紫菜養殖面積15萬畝,加工企業130家,年產值10億元,帶動4.5萬農民增收致富。“建昌紅紅薯”注冊后,每公斤由2-3元提高到8-10元,芋農人均收入提高8000元。“邳州大蒜”出口貿易額達2.7億美元。
●“地標”已上線。大蒜不僅已經走出國門,而且已經“上線”
【/h/】省工商局在制定江蘇省區域商標品牌發展指標時,將地理標志工作和配套政策的實際效果納入指標體系,形成良好的引導機制。近年來,淮安、鹽城、鎮江、南通、武進等市縣(區)出臺了地理標志商標50-20萬元的財政扶持政策。三年來,淮安市和縣兩級共資助地理標志商標183萬元。揚州和淮安政府也投資建設了地理標志博物館。
如何“走出去”成了每一個“地標”關注的焦點,觸網成了每個人的最佳選擇。鹽城工商部門曾組織過全市地理標志商標培育和電商推廣會議,達成銷售合作意向1.8億元;無錫的宜興紫砂和甘露鯡魚也在網上。徐州黎明明食品有限公司在1號店實現了邳州大蒜的推廣銷售。徐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黑蒜,實現了全網黑蒜銷量第一。30家現代化發酵車間和7家網店的推廣和宣傳,使邳州大蒜的延伸產品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h/】近年來,在國家倡導的“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在海外設立分公司。大蒜作為“一帶一路”(東南亞等國家)沿線國家的主要進口農產品,也走出國門,在國外建立了自己的“家”,其中黎明明食在印尼設立了分公司。目前,“ZLM”牌保鮮大蒜已經覆蓋了印尼三分之一的市場。
●使用“地標”是初始值
一半的“黃金娃娃”需要成長。吳永才說,如果說三年前江蘇省地理標志工作的主要矛盾是總量低,那么當前的主要矛盾應該是如何提高有效利用率。他認為,地理標志注冊的目的是申請,申請是商標的價值,這也是我們的“初心”。如果“注意而不使用”,注冊就失去了意義。雖然全省有250個地理標志商標,但有效使用的只有一半左右。"地理標志不僅被利用,而且被很好地利用,利用規模和效率."吳永才說,仍然存在提前為地標建筑占用空間的問題。目前我國有3194個地理標志,很多都是同一產品,容易同質化。誰先用誰就輕松領先。比如我們的盱眙龍蝦和射陽大米,市場上都很有名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注冊早,用起來幾乎沒有什么相同的產品,競爭壓力小,所以提前占領。另外,“地標”可以“延遲”。比如淮安的“地標”數量在全國地級市排名第一,很大程度上與盱眙的典型龍蝦有關。有了這個示范,其他地區也紛紛效仿,淮安紅辣椒和淮安大米也逐漸成長起來。
推薦專題閱讀商標注冊
商標轉讓專題
商標注冊專題
商標法律法規
商標類別
商標產品
著名標志
天貓入駐
商標查詢
上一篇:大田雪山蘿卜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下一篇:佳能公布0.82X光學取景器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