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年度專利申請首超百萬件
2021-02-07 15:04:55
2016年11月2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瑞士日內瓦發布的《2016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數》顯示,2015年,全球創新者提交專利申請約290萬件,中國專利排名全球第一,首次單年提交申請超過100萬件。
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總量的近40%,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的總和。這是中國連續第五年在全球專利申請量中排名第一。毫無疑問,中國已經站在了世界知識產權舞臺的中心。
成就非同尋常
只有了解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才能真正了解這“100萬件”的“含金量”。
20世紀70年代,“知識產權”一詞被翻譯成中文,并在本世紀初被正式納入詞典。
20世紀80年代,中國正式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新成員,知識產權開始廣泛進入公眾視野。
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發布,明確了“鼓勵創造、有效應用、法律保護、科學管理”的方針,決心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應用水平高的創新型國家。
從2005年的17.3萬件到2015年的110.2萬件,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在過去10年里實現了百萬級的飛躍。2015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7.8%,中國增長18.7%。
隨著中國向創新型國家邁進,知識產權強國成為國家目標。“知識產權強國是以知識產權制度支持和保障創新發展的先進國家,具有較強的知識產權環境治理能力和整體知識產權發展實力。”這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吳給出的定義。
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中,中國成為創新的主要來源,引領世界經濟走出低迷。在上述報告發布的同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古里(Francis Gurry)以“不同尋常”的語氣反復稱贊中國的表現:“中國專利局是世界上第一個在一年內接受超過100萬份申請的專利機構,這是非常不尋常的,而且這些數字現在和將來都將繼續以不同尋常的速度增長。”
如果說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初就有完善知識產權的外部壓力,那么經過30多年的發展,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管理能力,已經成為中國自身的發展要求。
企業加快整合
20世紀90年代,李彥宏回到中國,用他的“超混沌分析技術”專利開創了百度800億美元公司的神話。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中國企業正在加速融入國際規則。
“要參與國際競爭,我們必須遵守國際規則,并具有高度的知識產權意識。”華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車漢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立初期,華興光電收到一封律師函,專利保護費1500萬人民幣,猶如一記警鐘。“我們仔細分析了專利領域,做了詳細的搜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整合創新,使得我們的產品遠遠超過了本次專利保護涵蓋的所有技術,有效避免了1500萬元的專利許可費。”車漢書告訴記者。
此后,專利檢索成為每一款產品推出前必不可少的工作,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特別注重與國外同行的專利對標。“我們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擴大專利領域。我有什么,你有什么,我有什么,你沒有什么,都可以交叉授權。”車韓曙說。2012年至2015年,華興光電的專利申請量和PCT申請量均位列全國前十;截至2016年3月,專利申請量達到15900件。
如果說華興光電是制造業的代表,中興就是新興領域的典型。中興通訊作為國內通信行業的領導者,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全球范圍內的知識產權戰略布局。中興通訊首席知識產權官沈楠告訴記者,截至2016年6月,中興通訊擁有全球專利資產6.8萬余項,授權專利2.5萬余項,連續六年位居全球專利申請量前三名。
2016年9月,中興、高通、愛立信等五家公司聯合推出全新的物聯網專利許可平臺,旨在打破外國企業建立的知識產權原有定價規則,制定更有利于商業規則、產業傳遞和技術共享的新許可模式。根據英國知識產權局2015年報告,中興通訊在物聯網專利名單中排名第一。
此外,從通信行業龍頭華為、中國移動,到互聯網巨頭百度、騰訊;從家電行業龍頭海爾、格力,到手機廠商oppo、酷派,這些中國企業能走出去,走向世界,都是靠技術創新的引導,靠知識產權的護航。
給世界帶來機遇
為了改變知識產權立法落后、不符合國際規則的局面,中國不斷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建立了大規模的知識產權保護綜合管理體系,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執法。
進入創新型國家不僅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專利技術擁有者、跨國公司和世界各地的企業在中國發現了更多的商機。
隨著知識產權制度在中國的實施,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每年通過直接收取專利、商標和版權費用從中國獲得數千億美元的利益。他們還通過在中國生產產品并出售給其他國家以獲得額外的品牌利益和技術增值,從而獲得數千億美元的利益。
因為創新需要更高的技術和設備來支撐,而這些都是發達國家的優勢。中國的創新活動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商機和利益。
中國明確提出未來幾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中國知識產權的發展大大增強了外國投資者的信心。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在發展中國家中排名第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470多家落戶中國,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了1200多個R&D中心。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中國R&D創新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一個有效高效的知識產權體系,就不可能有這樣活躍的局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李漢偉·彭達)
(原標題:我國年度專利申請首超百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