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國際機場考古新發現 70多座東漢崖墓出土 畫像石棺現少見圖案:朱雀組合雙闕東漢
2021-02-07 15:05:46
石棺組合圖案很少見
還是道家文化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工程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謝琳表示,該團隊于今年8月開始進行現場發掘。這次發現的崖墓中,絕大多數是東漢中后期的崖墓,也有東漢早期和蜀漢時期的。大部分墓葬都被盜走了,考古學家在進入一些墓葬時發現了散落各地的陶棺碎片。在出土文物中,有東漢陶俑、銅鏡、鐵壺和蜀漢105銖。
在保存完好的A中3號墓中,考古工作者在前后房間發現了一座古墓。前屋的墻上有個壁龕,地上有塊破石板。這塊石板上有五個浮雕。中間好像是兩個大人,左右是三個孩子。墓室里間有兩具石棺,石棺側面有浮雕壁畫,其中一具有鹿、朱雀、對稱雙雀,另一具有兩只鳥。
謝琳告訴《成都晚報》記者,鹿、朱雀、樹、雙闕的組合圖案在石棺畫像上較為罕見,應該與道教文化有關。
將近2000年前
沒有辦法找到懸崖墓的主人
除了少數石棺外,那里的崖墓大多是陶棺。考古學家還在現場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懸崖墓,其中一些是用當地材料制成的,最初的巖石棺材是在巖石上挖的。石棺和巖石是一體的,不能移動。另一個保存完好的崖墓是b中13號墓,這個墓在墓口附近,墓壁附近的墓地上有水田壁畫浮雕。田野里有烏龜和兩條魚。墓墻上站著一個人,他手里拿著工具在犁地。墓中心附近,墓壁上挖了一個雙筒灶,后房連了一個側房。
建陽東漢崖墓出土的墓葬多為單室坡墓,也有多室墓。在同一個崖面上,崖墓的高度是不同的。
謝琳介紹說,崖墓是東漢時期四川流行的葬俗之一。從這里的崖墓形制來看,東漢中期的崖墓面積比較大,墓葬形制也比較好,可能是因為當時社會比較穩定,人們比較重視喪葬。三國時期,戰爭頻繁,人們很可能忘記了注意墓葬的風格,所以韓曙的崖墓相對簡單。
東漢建于公元25年,一直延續到公元220年;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建于公元221年,一直持續到263年。近兩千年過去了。因為沒有出土的文字資料,不可能查出這些崖墓的主人是誰。
成都晚報記者王蘭攝影李陽
(原標題:天府國際機場考古發現東漢崖墓出土70多幅畫像為罕見圖案:朱雀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