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開放發展發揮司法保護主導作用知識產權
2021-02-07 15:06:59
原標題:創新、開放、發展在司法保護中起主導作用
□李書蘭(上海知識產權法學院副院長)
知識產權法院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領導者,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先鋒和探索者,是知識產權司法公信力的標桿和排頭兵。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自成立一年多以來,緊緊圍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以專業化、國際化、權威化、影響力化為發展導向,堅持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統籌性的發展原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 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和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服務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自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280件。其中,受理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糾紛1300余件,涉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技術秘密、虛假宣傳、商業誹謗、招投標等領域;受理涉外、涉港澳臺知識產權案件300余件。審結知識產權案件1504起。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在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過程中,充分運用司法手段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積極適用訴前證據保全、訴訟期間證據保全、依法行為保全等臨時性司法措施;加大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力度,注重損害賠償責任在制裁侵權和救濟權利中的作用,通過增加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金額實現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加大對重復侵權、不履行生效判決等惡意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侵權成本,有效遏制和震懾侵權行為。
以專業精神維護正義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自成立以來,一直將專業化作為其成立的重要目標,并在制度建設、人員配置、對外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以體現知識產權法院的運行效率和司法保護效果。
專門的審判小組。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根據案件類型對內部審判庭的案件管轄權進行專門分工。在每個審判庭內,應根據不同類型的案件建立專業合議庭。為了積極適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大升級的新形勢和自由貿易區相關知識產權案件的發展趨勢,成立了自由貿易區相關知識產權案件專門合議庭,加強自由貿易區相關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組織保障。
專業化的工作機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受理的涉及專利、計算機軟件和技術秘密的技術案件占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98%。為有效解決技術事實認定問題,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著力構建技術調查、技術咨詢、專家評審團、技術鑒定“四位一體”的技術事實認定調查體系,明確了技術事實認定的專業匹配、角色定位和方式方法,提升了技術事實認定的客觀性、準確性和效率。
專業智庫建設。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不僅聘請了包括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18位特邀知識產權咨詢專家,為專門審理提供資源和知識保障,還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案件數據庫和裁判文書數據庫,制定了類似案件的審理指南,以提高案件審理的專業水平,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確保公平正義。委托第三方獨立評估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司法公信力,通過建立科學、合理、客觀的司法公信力評估指標體系,促進知識產權審判公正、高效、規范。
以開放贏得信任
知識產權保護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工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不是一個封閉的操作系統。只有加強法院與當事人、律師與社會的溝通,提高訴訟程序的公開性,才能提高公眾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信任度。
備案清單制度。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嚴格執行備案登記制度改革要求,率先建立分類備案材料清單制度。根據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案件的種類,列出當事人需要提交備案的材料。當事人可以根據起訴案件的類型,對清單上需要提交的材料進行核對,材料齊全后,即可登記備案。這些清單表格,包括相應的工作規范和填寫表格的注意事項,可以從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官網下載,方便當事人和律師使用。
訴訟與調解的對接機制。建立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是提高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效率的有效手段。上海市知識產權法院充分利用社會力量開展訴訟與調解對接工作,先后與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上海市著作權糾紛調解中心、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等8家專業調解組織和行業協會簽訂合作協議,明確了調解案件的范圍、調解員的選任、調解效力的確認、調解的期限、開始和終止等具體程序。通過與專業社會調解機構合作,推進訴前調解和訴訟調解,加強公平調解、創新調解、便民調解、專業調解和聯合調解,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的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實現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和知識產權價值最大化。
律師閱卷機制。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以開放的心態獨立開發了一個訴訟文件即時掃描和在線訪問系統,旨在為律師閱卷提供最大的便利。對于從立案開始的各個訴訟環節形成的訴訟材料,分階段掃描生成文件,實行電子化管理。同時,借助上海高院網律師服務平臺,開通了律師遠程在線申請閱卷功能,極大地方便了律師查閱訴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