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農產品看品牌嗎品牌
2021-02-07 15:09:38
農業品牌是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標志。農業部近日發布的首份《中國農產品品牌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政府應在品牌培育過程中發揮公共服務職能,規劃農業品牌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品牌發展政策體系,探索建立農產品品牌目錄體系。
品牌認知度不斷提升,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但要知道的跡象還是很少。
“可以用九個字來形容中國農產品品牌的發展趨勢,即起步晚、發展快、潛力大。”農業部市場經濟信息司司長張和成表示,近年來,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品牌意識不斷增強,注冊商標的熱情日益高漲。農產品注冊商標從2008年的60萬增加到2012年的125萬,四年翻了一番。但由于起步晚,基礎差,很多產品競爭力不強,大部分品牌的影響力只停留在局部。跨省跨地區的品牌不多,國際知名標志更少。
這一點在12月7日開幕的全國優質農產品展示周上得到了印證。浙江、四川、云南、山西等10多個省市數以千計的產品琳瑯滿目,從優質大米到特色果蔬到各種深加工產品,質量上乘,包裝精美。但是這些品牌大多是地域性的,認可度低。北京市民姚阿義在一家公司的“糯米糍”飲料攤位前猶豫了很久。她拿起兩瓶飲料,把它們放下。她小聲對記者說:“你聽說過這個牌子嗎?不知道是什么,能不能放心喝?”
《報告》指出,盡管人們的品牌意識不斷提高,但許多地方政府和農業企業仍然缺乏創造和發展品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有的地方把原材料當產品賣,把土特產當品牌賣。原材料和產品,土特產和商品,商品和品牌混在一起。
該報告的作者、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盧娟表示,從農產品品牌的類型來看,我國現有的品牌農產品大多是生鮮農產品和一次加工農產品,缺乏深加工和二次增值的產品,不利于農產品品牌的進一步發展。
尚標商標轉讓網
此外,我國農產品品牌培育和保護的制度體系尚未建立,由于保護機制不完善和假冒偽劣產品的影響,一些具有優勢的品牌難以保持持續的影響力。
“品牌對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保護消費者利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化的過程就是實現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養殖、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張和成說。
人才、資金、政策都很缺乏,不需要政府協調引導
品牌建設這么重要,作為品牌建設的主體,農業經營者怎么看?
“我們也知道品牌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對于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打造一個品牌太難了,什么都缺資金,缺人才,缺政策。”山東省沂源縣新科農業技術服務專業合作社法人張偉表示,為了推出沂源紅SOD蘋果品牌,他們竭盡全力。“做一個品牌,包裝、策劃、宣傳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專業的品牌營銷人才。合作社沒有資金積累。剛開始的時候,我在幾個位置跑來跑去。真的希望相關服務機構能幫到我們。”
“農產品的品牌不同于工業企業,它的地域性、排他性和公共性特征非常明顯。”陸娟說,如果把區域公共品牌比作一把傘,企業的私人品牌就會得到這把傘的支撐和庇護。農區公共品牌的建立和管理不同于企業品牌,具有較強的公益性,需要農業主管部門統籌規劃和主導推廣。
以贛南臍橙為例,是國內知名的區域公共品牌。2013年,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達到48.11億元,在全國柑橘品牌中排名第一。江西奧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新良表示,感謝贛南臍橙的高知名度,讓他在打造“奧帥”品牌的過程中省了不少功夫。“2008年做品牌做銷售渠道的時候,當我們說我們是贛南臍橙主產區的時候,人們會更加認可你的東西。”
張和成說,要正確認識政府和市場在品牌培育過程中的作用。政府應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職能,規劃農業品牌頂層設計,建立和完善品牌發展政策體系。推進品牌建設,應遵循市場引導、企業主體、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加快引導包括農民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在內的各類企業,努力打造以品牌價值為核心的現代農業企業。
“一個農產品品牌,從它的設計、注冊、宣傳、保護到品牌資源優勢的最終形成,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這正是中國農業產業化所缺乏的。”盧娟說,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都有高效、低價、長期的融資政策來保障和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她建議政府加大對品牌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建立合理科學的農產品企業財政補貼機制。
建立農產品品牌目錄體系,加強品牌保護和監管
據報道,許多農業發達國家普遍將品牌視為參與全球農業競爭的國家戰略。2003年,日本推出日本品牌戰略,實施“日本品牌發展支持事業”,并特別保護作為知識產權重要組成部分的品牌。美國主要對品牌農業實行補貼、減稅、貸款等政策。法國紅色標簽制度證明,農產品在生產制造技術上不同于其他一般產品,比其他同類產品質量更好。
“我們必須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研究中國農業的獨特性,挖掘農產品豐富的人文價值,整合民族力量,實現頂層設計與品牌的有效結合,打造中國民族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張和成說。
作為創建國家農產品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明確提出探索建立農產品品牌目錄體系。重點研究了四大體系,即農產品品牌收集體系、品牌點評與推薦體系、品牌評價體系和品牌培育與保護體系。
根據介紹,農業部將按照品牌類型和品種對農產品進行分類,并按照影響程度和影響范圍進行分類,系統梳理產品品種和品牌類型,形成目錄,將最具影響力和價值的品牌納入國家品牌目錄,實行定期發布和動態管理。
此外,迫切需要完善農業品牌培育、保護和監管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業品牌法律保護體系。
陸娟建議建立分層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這是發展農產品品牌的基礎。政府要把農產品的前生產、中生產、后生產環節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逐步形成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相適應的標準體系。
尚標商標轉讓網
上一篇:商業的知識產權 一個經驗者的跨界思考知識產權
下一篇:天貓承諾書續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