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十年九申請為何這次過了初審關茅臺
2021-02-07 15:12:53
茅臺被許多人視為“國酒”。茅臺一直以“國酒”的概念來宣傳自己,茅臺的防偽標簽、外包裝、瓶蓋上都印有“國酒茅臺”的字樣。但就像給孩子起名字卻不在公安局注冊一樣,不為人知的是“茅臺”商標未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不受商標法保護。
為什么茅臺多次申請“國家前綴”商標
近日,山西汾酒集團向國家商標局提交了“異議申請”,內容之一:反對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國酒茅臺”商標。此前,茅臺未經國家商標局注冊,自稱“國酒茅臺”。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主辦的“中國商標網”上看到,貴州茅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茅臺公司”)于2010年6月申請“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商標局初審。初審公告期為2012年7月20日,10月20日為異議申請截止日期。根據《商標法》的有關規定,如果在三個月公示期內沒有異議,
然而,在茅臺申請“國家前綴”商標的過程并不順利。據了解,茅臺公司10多年來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了9次,直到今年才通過初審審批程序。記者在“中國商標網”查詢“茅臺”,發現商標申請人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有限公司”。據一份申請記錄顯示,茅臺公司早在2001年9月就開始申請“國酒茅臺”商標,但未獲通過。此后,茅臺公司從未停止申請“國酒茅臺”商標,但均告失敗。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副巡視員、現任教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楊女士告訴記者,“國酒茅臺過去曾被拒絕8次,這次通過初審進入公示期,從程序上看無可非議。”她認為,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自愿申請原則”,只要當事人遵守《商標法》的規定,商標申請齊全,雖然商標主管機關只能多次受理同一商標的注冊申請,但商標最終能否獲準注冊,取決于該商標是否符合《商標法》的有關規定,能否通過商標確認后續審理程序的行政裁定和司法判決。
“我在商標評審委員會工作期間,參與了茅臺公司不服商標局駁回決定的復審,并對申請‘國家前綴’酒類經營商標的案件進行了復審。但茅臺的復審申請被當時的復審委員會駁回,依據的是《商標法》的相關規定。造。”楊告訴記者。那么,為什么屢遭拒絕的茅臺還要不斷向國家商標局提交同樣的申請呢?
“茅臺對陪審團的行政駁回決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申請司法訴訟,但茅臺從未向法院提起訴訟。從邏輯上來說,茅臺一方面接受陪審團的駁回復審決定,另一方面我也在不斷提出同樣的申請。”楊對說道。據記者了解,在商標認定過程中,司法程序是最終裁決。“司法判決不允許將某一商標作為注冊商標使用的,是指當事人不得向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相同的申請。楊告訴記者。
為什么“國酒茅臺”這個商標會遭到很多酒類公司的反對
“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審后,異議此起彼伏。
率先提出異議的山西汾酒集團認為,茅臺不能單獨享受國酒榮譽,因為“會影響整個白酒行業”。此外,陜酒董事長李秋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不僅是茅臺,還有普通人買不起的酒。怎么能叫國酒?”同日,河南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也提出異議。該公司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茅臺不能作為國酒的十大理由,并從歷史文化遺產、茅臺價格高、市場份額、行業公平、限制三工消費等方面提出異議。此后,五糧液、西峰等酒類公司紛紛加入反對茅臺申請國酒商標的行列。
那么,為什么茅臺申請國酒商標會引起這些酒類公司的反對呢?
“一些知名葡萄酒公司因為自身的品牌保護,站出來反對茅臺申請國酒商標”。一個賣酒的說。據《中國青年報》記者觀察,茅臺家族目前并不是在酒類名稱中使用“國號前綴”的,五糧液有“國號五液”,鳳姐有“國號鳳翔鳳姐酒”,汾酒有“國號藏汾酒”。該銷售人員表示,在茅臺申請國酒之前,這些帶有“國家前綴”的酒呈現出競爭態勢。如果茅臺申請國酒商標成功,其他帶有“國字頭”的白酒就會“名不副實”,甚至“國字頭”這幾個字都不能再做廣告了。所以考慮到各自的利益,其他白酒公司都不希望茅臺帶頭。
“注冊商標具有排他性,禁止他人在同一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酒”字包含在“茅臺”字中,“國酒”字一般被視為酒類產品的高度榮譽,商標審查程序允許異議。茅臺申請“國字號”商標遭到同行反對的情況屢見不鮮。”楊告訴記者。
“目前,國內白酒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茅臺申請國酒商標的決定,是考慮到白酒的市場份額。”一位知名酒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他看來,現在的消費心理更傾向于知道征兆,尤其是涉及到吃喝的時候,比如牛奶、糧油、煙酒等。品牌越大,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越大。
“因為食品行業往往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在這種環境下,大型企業和商志標志可以在消費者心中筑起‘安全墻’。消費者都認為商志標志有信用擔保,尤其是白酒行業。假酒、勾兌酒、劣酒目前很多,因為喝劣酒而丟了性命也不是什么新鮮事。茅臺一旦獲得國酒商標,就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和追求,在同級白酒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負責人說。
商標是不可或缺的,但不是萬能的
“今年是中國商標法頒布30周年。商標法實施初期,包括茅臺、五糧液在內的企業普遍缺乏商標意識,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商標。他們產品上最突出的標志并沒有注冊為商標,而只是作為裝飾。茅臺的注冊商標不是當時的‘貴州茅臺’,而是敦煌壁畫中的飛仙圖(出口)、金輪圖(內銷)商標。五糧液注冊的商標不是‘五糧液’二字,而是兩個相交的高腳杯。圖。”楊告訴記者。
“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看,企業從過去逐漸意識到知識產權是一種進步,但近年來,一些企業過于依賴商標,這是一種極端的表現。”楊對說道。她認為,商標作為現代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搶占競爭制高點的武器。沒有商標是絕對不可能的,但商標絕不是萬能的。
“中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酒,有些地方釀酒歷史悠久。茅臺才能鶴立雞群。除了歷史因素,和茅臺的品質是分不開的。如果酒不好,那么響亮的名字不會吸引消費者。”一位知名酒廠負責人說。
“一個企業擁有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商標固然重要,但商品的質量和商譽,以及企業集團的智慧也要相匹配。比如三鹿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三鹿奶粉商標被評估價值上億元。一旦產品質量出現大問題,不僅企業癱瘓,三鹿商標也不值這個錢,因為三鹿商標在消費者身上。心不值錢。”楊對說道。
雖然茅臺申請“國字號”商標在白酒行業已經升溫,但當《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幾家煙酒銷售網點咨詢消費者時,許多消費者表示不知道茅臺申請“國酒茅臺”商標。其中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茅臺是否是‘國酒’對消費者來說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酒的質量要對得起高價,酒的質量要對消費者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