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品牌名稱 網上難共享
2021-02-07 15:20:15
知名品牌在網上遭遇“單行道”。業內人士指出,在互聯網上,品牌重復現象導致企業品牌價值轉移的風險增加。企業名氣越大,分流風險越大。比如“大眾”這個詞的無線網站不是大眾注冊的,所以網友用“大眾”這個詞上網的時候,不是大眾的網站,而是注冊了大眾無線網站的公司的網站,這樣大眾的品牌價值就被分流了,別人就享受了大眾多年的品牌建設成果。“這種品牌重復的現象在傳統品牌的發展中可以走自己的路,相互影響不明顯,甚至會促進品牌影響力,但在互聯網上是行不通的,因為互聯網是扁平的,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互聯網是眼球經濟的集合體。在域名地址世界里,用的字越短,聲音越大越好。不過有一個無線網站是‘大眾’和‘新華’的。”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網上爭議解決中心秘書長焦指出,對于很多企業使用同一商號的這種情況,互聯網上遵循先來先得的原則,誰先注冊,誰就有在互聯網上使用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商標權不能反對網絡標識使用權。
共同奶酪,先來先得,強勢品牌重復率報告顯示,在全球500強企業的50強企業中,品牌重復率達到50%。更有甚者,入選胡潤中國50強民營品牌的企業品牌重復率達到90%。也就是說,50強企業中有45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品牌重復,平均每個商標有近30個“兄弟姐妹”。正因為如此,很多精明的“克隆商標”企業意識到,只要盡快注冊,就能“占領巢穴”,成為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上商標的合法用戶。“防御性品牌保護戰略就像為企業品牌資產撐起一把傘。產品未上市品牌已經注冊,產品未知保護已經全面,這是戰略的核心。”負責《品牌重復率報告》調查的張楚教授介紹,防御性品牌保護策略最早是由國外企業提出,并應用于商標保護注冊領域,是企業普遍實施的品牌保護計劃和制度。
上一篇:證明商標的概念
下一篇:商標權人析權利受到什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