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注冊商標權行為的認定
2021-02-07 15:22:19
一、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范圍
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是認定商標侵權的基本依據。根據我國《商標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僅限于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準注冊的商品”。從這一規定來看,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范圍僅限于注冊商標和注冊商標認可使用的商品。范圍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核準注冊的商標;二、該商品經注冊商標核準使用。二者結合構成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決定了商標侵權與被控侵權對象的比較標準,從而得出是否構成侵權的結論。
二、確定涉嫌侵權的具體對象
被指控侵權客體的確定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被指控侵權的商標,二是被指控侵權的商標所使用的商品。確定指稱侵權的具體客體的意義在于確定和固化指稱侵權的載體,為下一步與商標權保護范圍的比較奠定堅實的基礎。與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同等重要,是商標侵權的又一比較對象。
第三,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確定被控侵權商標和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和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是否屬于同一種或者近似。
通過認定侵權的三個基本步驟,特別是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注冊商標認可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后,比較結果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也屬于同一類;
2.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批準使用的商品相似;
3.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似,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標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屬于同一類;
4.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似,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相似;
5.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既不是同類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
6.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似,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既不是同類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
7.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既不相同也不相似。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屬于同一種類;
8.被控侵權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既不相同也不相似,被控侵權商標使用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相似。根據我國《商標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上述八種比較結果的前四種結果,被指控的侵權人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商標侵權;后四種結果應視為不構成侵權。
在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注冊商標認可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時,還應注意以下要點:
1.將被指控的侵權客體與注冊商標和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時,以商標注冊證記載的注冊商標和商品為準,但不得以注冊商標所有人實際使用的商標和該商標實際使用的商品為準。
因為一些注冊商標所有人實際使用的商標可能與其注冊商標不一致,或者可能用于批準商品以外的商品。事實上,商標所有人的做法是擅自擴大自己的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范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被指控侵權的對象與注冊商標所有人實際使用的商標和該商標實際使用的商品相比較,就違反了《商標法》第三十七條關于注冊商標專用權權利范圍的規定,對公眾也是不公平的。
2、對商標和商標所使用的商品同時進行比較,但不能只對商標或只對商標所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這是因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是由注冊商標和注冊商標批準使用的商品決定的。因此,在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是否受到侵犯時,需要從兩個方向對商標和商標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只有當被控侵權人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并且被控侵權人的商品與注冊商標核準使用的商品相同或者近似時,才能認定被控侵權人為侵權商品,才能認定被控侵權人為商標侵權。相反,經比較,只有被控侵權對象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但被控侵權對象的商品既不是同類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反之亦然,不能視為商標侵權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局局長姜志培)
www.86sb.com/topic/1.html www.86sb.com/topic/3.html www.86sb.com/topic/4.html www.86sb.com/topic/5.html www.86sb.com/topic/6.html www.86sb.com/topic/7.html www.86sb.com/topic/8.html www.86sb.com/topic/9.html www.86sb.com/topic/10.html www.86sb.com/topic/12.html www.86sb.com/topic/11.html www.86sb.com/topic/2.html http://www.86sb.com/topic/13.html
上一篇:我國對馳名商標的行政保護
下一篇:權利人的商標權被侵害時該如何進行民事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