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稅流程」合法憑證稅前扣除17種情形需慎重審查
2021-04-16 16:29:56
一般來說,只要提供真實、正確、有效的最新納稅申報流程證據,就可以稅前扣除稅款。但不一定要取得單據才能稅前扣除,還要注意相關的類似稅收規定。所以法律法規有類似明文規定的,即使取得了有效的權利證書,也要按照法律法規明文規定扣除。理論上來說,即使你拿到了對證的稅前扣除,也不應該在支付費用上傲慢。根據企業個人所得稅現行法律法規,筆者闡述并總結了17種繳納事項,即使取得了權利證書,也不能稅前扣除,可供2015年企業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作為納稅參考。
一、公益捐贈超出限定范圍的證明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激勵措施,鼓勵稅前扣除的外國投資。對于機構、社會團體、個人的社會意愿,只能通過非營利社會團體與國家機構的相似性進行公益捐贈。繳納企業個人所得稅時,可從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同時,稅收制度還明確規定了十種企業公益捐贈,不允許稅前扣除。其中:超過當年利潤總額12%的定額,未取得合法抵扣證明,需向個人或單位捐贈,不在捐贈支出登記簿或屬于當年的,公益捐贈支出憑證,納稅申報證明材料不全,各種贊助支出,企業損失公益捐贈、非公益捐贈,批準征收企業捐贈支出。
二.非轉賬方式支付利息和報酬的憑證
司法部、商務部關于企業利息和報酬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稅務〔2009〕29號具體而言,企業以支票等非轉讓方式支付的利息和報酬,除一人外,不得稅前扣除。理論上,如果不是通過轉賬的方式進行支付,即使業務現實,并且取得了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機構的文件,也不能稅前扣除。所以要求最新的報稅流程必須通過金融機構轉賬,符合這些明確的規定才能抵扣。三、境外文件不能提供境外代理的證明
《
民國時期的文獻管理是必要的
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從境外取得與支付有關的文件或者憑證。
金融事務
行政機關在支付審計費用時持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代理人、政府機構或者注冊律師的確認證明
經財政行政機關批準后,方可作為會計審計憑證。境外文件可以作為稅前扣除的證明。但在財務檢查中,如果境外文件有此類問題,可以要求企業提供境外代理人、政府機構或境外注冊律師的證明。不能提供證明的,不允許稅前扣除。
4.發行配股支付的利息和報酬證明
司法部最新的納稅申報流程和《商務部關于企業利息和報酬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稅發〔2009〕29號)明確規定,企業向相關股票承銷政府機構支付的利息和報酬不得稅前扣除。
5.境外企業為境內員工支付的境外保單憑證
《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職工境外保險費個人所得稅處理困難的通知》(國稅發〔1998〕101號)明確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應當按照有關國家醫療保險制度的要求,或者作為企業對外的社會福利或者獎勵制度, 為在全國范圍內管理工作的職工(包括在全國范圍內有住所和無住所的職工)需要繳納或承擔的各類境外商業罪犯保險費、境外社會保險費,如向境外醫療保險政府機構、商業保險政府機構繳納的失業保險費、養老金、儲蓄、罪犯車禍傷害保險費、醫療保險費等,不得在企業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但作為工資和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境外保險費可以在企業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第六,工資支付不扣繳所得稅
根據《商務部關于企業工資和職工福利費扣除困難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明確規定工資和工資支出的適當行為人之一已經代扣代繳所得稅。因此,企業不代扣代繳所得稅而支付的工資薪金不能證明其工資薪金支出的特點,工資薪金支付表不能在企業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七、商業保險費用證明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除主管部門規定的企業在最近一次納稅申報過程中為同類行業職工繳納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可以扣除的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繳納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國家規定的企業為同類行業職工繳納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險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的可以稅前扣除的商業保險費,允許稅前扣除。也就是說,企業為投資者或職工繳納商業保險所發生的保險費用,在準予抵扣稅款之前,以上述兩項為限。商業保險費不得稅前扣除。
八、超過支出證明書國際標準的扣除范圍和限額
明確允許從企業個人所得稅中扣除的項目,應按照明確規定的范圍和國際標準稅前扣除。超出稅前扣除范圍和超出稅前扣除國際標準的支出,不得稅前扣除。稅收法律法規有明確的扣除范圍和國際標準(比例或額度),超過或超過法定范圍和國際標準限額的費用,不得稅前扣除。超出扣除范圍和限額的費用種類,按照國際標準不允許稅前扣除,包括:職工福利費、職工基金、工會組織經費、業務招待費、報酬和業務宣傳費、捐贈費用、利息費用、利息、報酬費用、五險一金、補充回鄉、補充醫療保險等。如:商務招待券超過前夜銷售額的5‰的,不得稅前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管理和娛樂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應當扣除60%,但最低金額不得超過營業前夕銷售(開業)收入的5‰。因此,法律明確規定,有抵扣金額的,不能按照有效憑證的金額抵扣,應當依法明確抵扣。
九、工資總額超過工資限額的
最新的納稅申報流程對支付給我們員工的工資進行納稅,并將工資單和相應的付款收據作為稅前扣除憑證。納稅人應將工資再分配計劃、工資報表、納稅人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所得稅扣繳情況、醫療保險登記清單、醫療保險政府機構收據等證明材料作為核準信息保存。根據《商務部關于企業工資和職工福利費扣除困難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二條規定,國有企業實體企業發生的接受內部勞務派遣費用確認的工資和工資費用,應計入企業工資和工資總額。工資總額不得超過中央有關機關給予的限定數額,超出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十、不能提供會議費證明材料的會議費證明文件
對于在納稅期間發生的會議費用,應使用單據和付款收據作為稅前扣除憑證。企業發生的與收入相關的適當會議費用,應當按照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提供證明其最新納稅申報流量水平可信的正確證明及相關材料;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會議費證明材料應包括:會議周、一地、預算、參會人員、細節、目標、國際費用標準、付款憑證等。
十一、需經批準的資金傷亡證明
企業發生的資金傷亡,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在稅前扣除,報主管稅務機關審批。待核定的傷亡人數不得稅前扣除。
十二、行政處罰、司法機關刑事拘留、沒收財物和死亡證明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明確規定,支付給行政機關的罰款、檢察機關的刑事拘留、行政機關或者檢察機關沒收的傷亡人員,不得稅前扣除;但是,違約、違約金、滯納金、訴訟費、延期付款貸款等。因違反經濟合同而支付給對方的,都是與收入有關的費用,可以據實扣除。
十三.企業所得稅納稅憑證
商務部《關于用人單位對員工年度重復使用獎勵責任所得稅計算困難的新聞稿》(商務部2011年第28號新聞稿)第四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為員工承擔的所得稅應為個人工資的一部分,按照國際工資費用扣除標準進行財務處理。單獨作為企業租金使用的,在計算企業個人所得稅時,不得稅前扣除。
十四、棉花企業棉花獎勵及業務推廣費證明
《關于薪酬和業務推廣費用扣除業務推廣費用政策的通知》(國稅發〔2012〕48號)第三條,具體規定棉花企業的棉花薪酬和業務推廣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棉花企業的棉花報酬和業務推廣費用,即使取得有效的抵扣憑證,也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抵扣。
稅務總局函[2014]652號《關于加強部分局密切結合企業特點定期整改和管理納稅可能性問題的通知》第五條,針對棉花企業報酬和業務推廣費的準確征收和稅前扣除問題, 根據《司法部、商務部關于部分企業業務推廣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國稅發〔2009〕72號)和《司法部、商務部關于補償費用類業務推廣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國稅發〔2012〕48號),棉花企業的棉花報酬和業務推廣費不得在企業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15.機票出具的文件不能證明其可信度
很多企業學習團需要機票提供證件。對于稽查隊在納稅期間發生的費用,如果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認證資料,應能提供證明其可信度的正確證明。證明材料應包括:稽查人員姓名、一個地點、一周、特殊任務、有最新納稅申報流程證明的款項等。否則不得稅前扣除。
16.與制造、經營、管理和娛樂活動無關的支出憑證
與制造經營管理無關的成本主要包括:代扣所得稅、原材料繳納的保險費、其他由一人承擔的費用、退休員工節日補貼、大股東接收電子產品的費用。個人投資者為自己和家人支付與企業經營管理無關的電子產品費用,大股東收取財產費用。企業籌集資金購買私房、摩托車、電腦系統、公司股票、基金會等個人財產,并將產權登記為有償旅游、娛樂、健身、旅游、招待、餐飲、禮品等費用。
17.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取得的四種憑證
商務部發布的2015年第16號新聞稿《企業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的困難》第四條規定,企業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四類費用,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一)企業向未履行基本職能、承擔風險、無實際管理和娛樂活動的境外關聯方支付的費用,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2)企業支付因接受境外關聯方提供的勞務而發生的費用,勞務在報稅過程中應是最新的,使企業獲得經濟發展所必需的或間接的個人利益。企業因接受下列勞務向境外關聯方支付的費用,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1.與承擔企業基本職能或經營管理可能性無關的勞動娛樂活動;
2.關聯方為保護企業或間接投資者的融資個人利益而進行的控制、管理和監督等勞動娛樂活動;
3.企業已經從第三方購買或已經單獨實施的關聯方提供的勞務和娛樂活動;
4.企業雖因附屬于控股公司而獲得額外利潤,但不接受控股公司關聯方為企業實施的明確的勞動和娛樂活動;
5.在其他關聯交易中已經獲得補償的勞務和娛樂活動;
6.其他不能給企業帶來必要或間接經濟發展個人利益的勞動和娛樂活動。
(三)企業需要支付境外關聯方提供的資產使用權的,應當考慮關聯方對資產商業價值創造的重大貢獻,并確定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個人利益。企業向僅擁有資產法定產權但對其商業價值創造無重大貢獻的關聯方支付使用權費。不符合獨立交易標準的,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予扣除。
(四)企業要
投資
主要目標是香港證券交易所,母公司設立在海外或
投資
公司因投資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娛樂活動而向具有個人利益的境外關聯方支付的使用權費,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上一篇:「網上抄報稅流程」霧霾天催生環境稅
下一篇:「報稅」15種不能抵扣的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