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籌劃」社科院:應大幅下降個稅稅負 起征點隨物價上調
2021-04-16 16:30:22
中國社會科學院2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中國
稅負要大幅度降低,起征點的稅收籌劃點要隨價格相應提高。
2月27日稅收籌劃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經濟系召開2015年上海經濟發展形勢研討會,發表《引領新的連續性:部分重點項目各領域改革探索》等論文。
在稅收試點的各個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出,個人所得稅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將在未來稅制結構的完善中發揮最重要的作用,個人所得稅在調節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需要引起重視。
到目前為止,我國實行了稅收分類制度,將個人收入分為工資薪金收入、貸款分紅儲蓄收入、個人財產租賃收入和個人財產轉讓收入等11個項目,分別征稅。這11類中,工資薪金稅率為3%-45%,其他10類的最低稅率一般為20%。
“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不低,內部空漲幅不大。相反,從國際稅收市場競爭的現實生活出發,中國的個人所得稅負擔應該大大減輕?!敝袊鐣茖W院提出,工資薪金的最低最高稅率應大幅降至25%,其他級別的稅率也應相應降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出,未來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總體趨勢是向全面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邁進。工資薪金費用扣除的國際標準(即門檻)的設定,應考慮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支出,并隨物價相應提高。
“個人所得稅負擔在下降,財政支出不一定會下降。”中國社會科學院認為,個人所得稅有兩個內在空的增長:一是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個人所得稅的稅基將逐步擴大;第二,隨著稅收征管前提的提高,個人所得稅也會擴大。另外,
業務范圍的縮小、反洗錢力度的加大以及不同機構間數據的順暢交換,都有望為個人所得稅的增長提供適當的支持。
“其他國家和周邊地區可以利用比中國稅收負擔輕很多的個人所得稅制度,以更高的比例提高個人所得稅收入,中國幾乎可以做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出,稅負下降對作為發達國家的中國具有根本性意義,部分流失國外的稅源可能會回流。到目前為止,一些窮人移民國外的趨勢可能會逆轉。
上一篇:「避稅方法」代扣的境外稅款是否可以作為進項抵扣?
下一篇:「合理避稅方法有哪些」周末財稅新聞盤點(截至1月11日9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