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納稅人報稅流程」“人算”不如“云算” 稅管員淡出歷史
2021-04-16 16:31:52
江蘇省自今年取消固定職工制度以來,去年被調查人員入戶檢查的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流程率嚴重低于1%。
經營管理書店的老張瞅準了這個“安全漏洞”,趁機去鄉下開了一張銷售單據,把營業額人為因素降到了3萬元的納稅門檻。我以為一切都很聰明,但國稅局的提醒信還是寄給了他。
"人們的運動可以通過數據被發現和掌握."江蘇省國家稅務局副局長胡道新表示,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幫助下,該局形成了“后臺、前臺支持、風險引導、分類應對、流程控制”的稅收風險管理新時期。以“以戶為主,以票治稅”為特征的現代管理方式也演變為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分類分級體系風險應對為基礎的現代管理方式。
“不改革?我們16人派出所管理著11000戶人家交稅。按照老辦法,連事業單位的名字都不全,更別說管理工作了。”南京前鄧配額警察廳副廳長吳說。人少事多矛盾尖銳,將其應用于大數據處理風險迫在眉睫。
為了解決數據不對稱問題,江蘇省國家稅務局搭建了數據軍事情報管理平臺,集中存儲了來自系統73家機構的160億條數據,構建了303個企業模型,8大類176個納稅申報流程風險基準,7大類68個風險工程項目,篩選出10267個稅收風險管理經典案例。通過數據采集和全景顯示,準確識別和引導風險。
“平臺根據分析模型檢查涉稅數據。去年造成了120多萬的風險數據,按照風險強弱的順序把應對表推給干部。”江蘇省國家稅務局征管與高新技術可持續發展司司長趙紫陽表示,去年下半年,江蘇省風險應對收入突破70億元。
為了與江蘇省的改革攜手,無錫市國家稅務局推出了風險管理“三輪小車”,配備風險應對“工具包”、智能和“白名單”來識別新技術。僅下半年就有2000多戶應對風險,征收入庫稅10億元。其中利用網絡收集無錫各地減持股份的中小企業數據,新核定個人所得稅3億元。
一般納稅人報稅流程無錫國稅局還與Inspur集團合作,收集數據,建立稅務計算機系統,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提取和篩選與稅收征管相關的數據,構建大數據應用生態系統。
評論
國家研究所
金融事務
該局行政與高科技可持續發展部財政司司長任榮發:隨著經濟發展的持續發展,周邊發達地區納稅人數量大幅增加,靠“權謀”來管理稅收是死路一條。在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支持下,以現場分類分級體系的風險管理取代無差別的事前審批,是稅收可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
上一篇:「如何做到合理避稅」政府工作報告,與你密切相關的重大稅事
下一篇:「工資怎樣合理避稅」虛開8600萬增值稅發票 民警獵狐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