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怎么樣合理避稅」小規模納稅人按季申報,做好這三件事
2021-04-16 16:32:23
根據
商務部關于適當簡并納稅人申報稅額的新聞稿(商務部2016年第6號新聞稿)
),自去年4月1日起,小規模增值稅納稅人繳納增值稅、營業稅、文化演藝建設費,以及城市維護建設工程稅、教育費附加等增值稅、營業稅附加,應按季度上報。符合中小企業條件的,對中小企業實行季度預繳個人所得稅申報。
小規模納稅人要按季申報,注意這三點~
首先,每月清卡一次,避免鎖定稅控器具
在公共政策操作中,很多小規模納稅人誤認為稅控器具只需按季節復制到網站上的開票統計,忘記清卡,導致下個月稅控器具被鎖定,發票開具困難。
根據《增值稅水印稅控管理系統必要性》的明確規定,使用稅控器具的小規模納稅人(稅控收款機、稅控面板、金稅面板等。)按季度申報發票仍需在原規定時限內在網站上進行“計費統計”、“下載并返回監控數據統計”或“清除并解鎖”。如果納稅人被鎖在稅控設備內,需攜帶稅控面板、蓋章并填寫發票到當地
金融事務
行政機關新發行。
二、季度報告、月度審計
根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定額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由國家
金融事務
局令第22號明確規定“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司法部、商務部明確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國際標準的增值稅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除本必要性第五條明確規定外,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配額登記”。其中,納稅人從事制造貨運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或者主要從事貨運批發或者批發的,每年應稅銷售額國際標準為50萬元;從事貨運批發或批發的納稅人年應納稅銷售額80萬元;提供應稅公共服務銷售的國際標準為500萬元(不含稅銷售)。
年度應稅銷售額是否超標的國際周標準是納稅人最近12個月的應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檢驗修理銷售額、風險評估和變更銷售額、稅務機關開具發票的銷售額和免稅銷售額。但實行季報后,小規模納稅人很難反映經營最后12個月的銷售額。為此,小規模納稅人需要每月關注最近12個月的累計銷售額,以防止未達標和導致一般納稅人配額在明確規定的期限內登記或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小規模納稅人的選擇。交書面說明,導致
納稅可能性
。
例如,一個從事貨運批發或批發的小規模納稅人,前兩個季度申報銷售額78萬元,第一季度實現銷售額30萬元,其中7月末銷售工資合理回避2.5萬元。在這種免稅中,一般納稅人應該如何認定?
根據明確規定,小規模納稅人應按具體經營期限計算。小規模納稅人具體經營期限為一個月,一個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含3萬元)的,可以按時免征。
增值稅
。同時,小規模納稅人需要在報告期結束后20個工作日內按照明確規定辦理相關手續;逾期不辦的,主管稅務機關應在規定期限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制作《財務事項申請表》,并告知納稅人應在10個工作日內辦理相關手續。并行運行
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額度登記后,一般納稅人額度公布當月內繳納增值稅的期限由一個季度變更為一個月。
第三,不能因為人為因素任意延遲計費,更改申報統計
在公共政策的操作中,很多小規模納稅人認為只有開出發票后才會引起支付責任。結果,一些納稅人在季度開票額度達到9萬時,通過延遲開票來逃避納稅義務。
根據法律明文規定,支付責任的周分為各種情況,需要區別對待。比如如何合理避稅,采取必要的錢包方式賣出運費,不管運費是否發出,都是收到銷售或者取得銷售憑證的當天;分期賒銷和錢包賣運費,合同約定的錢包年日.....諸如此類。
例如,一個小規模納稅人季度報告本月實現銷售額8萬元(不含稅)。1月,他與一家房地產公司約定,按照錢包分期付款的方式提供建筑勞務,合同總價值12萬元(不含稅)。根據合同,房產公司本月6萬,下月6月,納稅人仍未開具發票。這種情況下,雖然納稅人尚未開具發票,但需要根據合同約定的錢包年度確認增值稅繳納責任的發生,本月申報金額為= 8+6 = 14萬元。
因此,在公共政策操作中,納稅人應把握好發票開具周與具體支付義務周的區別,通過人為改變發票開具年度來規避支付義務,從而給自己帶來合理避稅的涉稅可能性。
上一篇:「小規模公司報稅流程」一周樓市:百城房價20月連漲 房產稅擴圍無時間表
下一篇:「個人節稅」納稅人這么多 稅務局為什么偏偏要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