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軟件」稅務都是通過以下5項會計報表的指標判斷企業是否偷稅!
2021-04-16 16:36:46
基準1:主營稅務業務異常收支比例
(1)比率:
指標值=(主營業務收入費用比-地區平均主營業務收入費用比)/地區平均主營業務收入費用比* 100;
主營業務收入費用比=當期費用/當期主營業務收入。
(2)會計研究:主營業務收支比例明顯高于企業人均收入的,應判斷為異常,需查明納稅中是否存在相關費用的超增或超攤,以及在當期貝爾斯登是否存在資產性支出的再利用。
基準2:庫存低于銷售額的30%
會計研究:在企業存貨周轉率的考核中,如果小于3(圈),則不達標,即存貨超過銷售生產成本的33%,則不達標,反映存貨過大,倒閉過快。
基準三:商業批發企業非門票收入低于收入的30%
會計研究:
商業批發企業,特別是經營和管理港口消費的企業,如公共銷售局、乳制品、智能手機、電器、服裝、汽修等。,一般應該有免票收入,因為這些企業很難在100%的投票日繳稅。根據現在已經發布的刑事案件統計數據,以及中央和省稅務廳對集體批發稅的調查結果,以及國有企業商業批發企業的免票收入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大多數商業企業的免票收入都高于銷售額的30%。
基準4:長期投資或短期投資但無投資收益
會計研究:
長期投資或短期投資的企業一般應有投資收益:
(1)如果沒有投資收益,融資可能已經重組、轉讓、轉售和出售,即沒有融資,因此重組、轉讓、轉售和出售形成的運費銷售利潤和超稅軟件價格可能被少付
稅率
還有個人所得稅。
(2)企業可能對所有融資的納稅申報軟件的具體狀態進行隱瞞,導致賬外管理。
基準5:營業外收入超過銷售額的1%
會計研究:
營業外收入是與審計和企業制造管理沒有必然關系的收入。當企業營業外收入金額較大時,要搞清楚收入是什么,是否有應納稅所得額,以防止部分企業故意將應納稅所得額計入營業外收入,逃避納稅。
如果一些企業將來自廢料和廢鐵的收入,以及其他額外的價格收入計入營業外收入。
上一篇:「報稅的流程」稅務總局:2014年反避稅工作貢獻稅收523億元
下一篇:「報稅抄稅流程」一季度18個地區GDP增速跑贏全國 京津冀表現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