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
2021-07-08 10:48:43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獨資企業還是合伙企業投資者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那么,合伙企業核定征收個稅個人所得稅的規則是什么?如何計算合伙企業核定征收個稅?以下是優稅云的稅優師來回答一下您的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法律規定
第1條為了貫徹《國務院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征收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精神,這些規定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規定的有關規定。
二,本規定所稱的所謂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是指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下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注冊的全資,以合伙為基礎的私營企業;
(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注冊的合伙律師事務所;
(4)經有關政府部門批準,具有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其他獨立或者個人合伙或者組織。
?
三,獨資企業是納稅人投資者,每個合伙企業是納稅人(以下簡稱投資者)。
四,每個納稅年度各稅務企業和合伙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總收入減去成本和以下損失,作為個人生產經營收入,個別工商戶應當與個人所得稅法。生產經營收入的“應納稅項目”適用于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并計算個人所得稅。
前款所稱總收入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賺取的收入以及與生產經營相關的活動,包括商品(產品)銷售額,營業收入,勞務收入,工程價格收入等。物業租賃?;蜣D移。收入,利息收入,其他營業收入和營業外收入。
五,獨資企業的投資者為所有生產經營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合伙企業的投資者應當根據合伙企業的分配收入和合伙協議約定的分配比例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合伙企業協議不規定分配比例。每個投資者的應稅收入。計算總生產和營業收入的平均值以及合作伙伴的數量。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收入包括企業分配給個人投資者的收入和企業當年保留的收入(利潤)。
六,實施經批準的稅收辦法,按《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計稅辦法(試行)》(國稅發[1997] 43號)的規定確定生產經營收入。但是,下列項目的扣除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1)投資者費用扣除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根據個人“工資,工資收入”項目的扣除標準確定。所得稅法。投資者的工資不能在稅前扣除。
(2)企業職工工資按標準扣除。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稅務局根據企業所得稅稅率確定。
(3)投資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費不得在稅前扣除。投資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費用增加到企業的生產經營費用中,難以分割。所有這些都被視為投資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費用,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4)如果企業生產經營的固定資產和投資者及其家屬的生命難以分類,主管稅務機關應當核準稅前或者稅前扣除的折舊費用金額。企業生產經營類型和規模的具體情況。
(5)企業發生的實際工會費用,員工福利費用和員工教育費用,按照應納稅工資總額的2%,14%和1.5%的標準扣除。
(6)企業在每個納稅年度發生的廣告和業務推廣費用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業務)收入的2%,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扣除;超出部分可以無限期轉入納稅年度。
(7)每個納稅年度與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商業娛樂費用,可按下列比例扣除:0 01778年銷售額(營業額)凈收入不足1500萬元。凈銷售(業務)收入不得超過5凈;年凈銷售額(營業額)超過1500萬元的,不得超過本部分的3‰。
(8)企業應計的各種儲備金不得扣除。
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征收個人所得稅。
(1)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但未提供單據;
(2)雖然公司設置了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費用信息,收入證明和費用證明不完整,難以核對;
(3)納稅人有納稅義務,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納稅申報表。稅務機關應責令其在限期內報告,并在截止日期后不予申報。
八,核定征收的方法,包括固定費率征收,應稅收入率核查和其他合理的征收方式。
九,計算應交所得稅金額的計算公式如下: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應納稅所得額=總收入×應納稅所得額或=成本費用÷(1? - 應納稅所得稅稅率)×應納稅所得額的應納稅所得稅稅率應符合下表規定的標準。應稅收入率表工業應稅所得率(%):工業,交通,商業5-20建筑業,房地產開發7-20餐飲服務業7-25娛樂業20-40其他行業10-30如果公司經營更多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該業務應根據其主要項目確定適用的應納稅所得額。
十,申請稅務驗證的投資者不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
十一,企業與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主管稅務機關未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或者支出,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有權作出合理調整。前款規定的條件的確定方法和稅務機關對關聯企業的價格和費用的調整,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并執行其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
十二,.投資者應建立兩個以上的企業(包括參與企業,下同)。年末,應對所有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行匯總,并相應確定適用的稅率,并計算應納稅額。
十三.投資者設立兩個以上企業的,按照本規定第六條第一款扣除的個人費用,由投資方從其中一家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扣除。
十四,,企業年度虧損由下一年度企業生產經營收入補償。如果明年的收入不足以彌補它,應該允許逐年補償,但最高不能超過5年。如果投資者建立了兩家或更多公司,則企業的年度經營虧損無法在整個企業中得到補償。
十五,如果投資者從海外生產經營中獲得收入并在國外繳納所得稅,他可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計算已繳納的所得稅。
十六,企業進行清算時,投資者應在取消工商登記前,與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相關稅務事宜。企業的清算收入視為年度生產經營收入,投資者應當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款所稱“清算收入”,是指扣除前幾年保留的各種清算費用,損失,負債和利潤,以及清算時所有資產或者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超過支付的 - 增加金額。
十七,個人應按照年度,月度或季度個人所得稅提前支付,投資者應在每月或每季度結束后7天內支付。
十八,如果企業在年中合并,分離或終止,投資者應在停產之日起60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當期個人所得稅結算和支付。
十九,如果企業在納稅年度中期開業,或者納稅年度的實際運營期少于12個月,則實際運營期為納稅年度。
二十,投資者應向公司實際經營的主管稅務機關報告并繳納稅款并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企業投資方生產經營收入,由合伙企業報告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的主管稅務機關和投資者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支付,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應復制給投資者。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的投資者,應當向實際經營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當結算在年底之后完成時,差異將單獨處理。
若大家對合伙企業核定征收個稅還有什么不懂之處,可以咨詢優稅云的工作人員。他們會給你們提供滿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