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8條政策推動知識產權建設
2021-02-07 14:59:16
(原標題:江蘇18項政策推進知識產權建設)
4月6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建設知識產權強省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這份文件包含了18項旨在促進江蘇產品向江蘇品牌轉化的政策。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盧偉實習生浦普凡
18份保單含金量高
江蘇是知識產權產出最多的省份。其年度申請量、授權量等主要發展指標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有力支撐了區域創新能力的“八連冠”。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表示,共有18項政策措施,從知識產權創造、應用、保護、服務、人才、管理六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覆蓋知識產權工作全鏈。“其中20多項是省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出或明確的實招、硬招、新招,含金量較高。”
在鼓勵知識產權創造方面,首次提出培育大型知識產權,實施“零清算計劃”,補貼企業首個授權發明專利的申請費和代理費。首次明確提出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最高支持500萬元。
在促進知識產權使用方面,對通過績效評估或“達標”認證的企業,將給予20萬元的獎勵。承擔省級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的企業將分別獲得100萬元和30萬元的支持,到2020年將培育5000多家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首次明確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風險補償方式,貸款損失將按照《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補償。
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
在培養知識產權人才方面,首次提出支持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等高校的知識產權學院加快發展。“十三五”期間,新增本科院校知識產權學院約4所。
鼓勵高校為專科生開設知識產權必修或選修課程。同時,也首次明確將知識產權人才納入省級“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
此外,積極響應和實施國家《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總體規劃》,首次提出將知識產權評估指標納入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和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建立重大經濟技術活動知識產權評估目錄。
(原標題:江蘇18項政策推進知識產權建設)
上一篇:火炬區有效發明專利全市第一
下一篇:評論:應打掉惡意商標這一知識產權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