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自主品牌 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品牌
2021-02-07 15:12:01
近年來,隨著人力、土地等資源成本的上升,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外貿出口傳統競爭優勢減弱,貿易結構不佳,使得許多外貿企業陷入困境。面對新形勢,我省外貿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轉變方式、調整結構、著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已成為當務之急。
品牌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外貿競爭新優勢有四個核心內容:一是技術,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二是品牌,要加快自主品牌的培育,提高出口產品的品牌競爭力;三是質量,要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增加出口產品附加值;第四是服務,即增強企業的服務意識,提高全方位的外貿服務能力。其中,品牌建設是提高競爭力的關鍵。如今,國際市場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階段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品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在品牌基礎上形成的品牌經濟是最具競爭力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外貿出口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br/】據了解,我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商品比例還比較小。2010年,陜西進出口首次突破1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然而,出口品牌商品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比例不到16%,出口品牌企業只有40多家,年出口額超過300萬美元。2011年全國289個馳名商標中,我省入圍的只有40個。
企業:加快自主品牌創建
外貿企業要提高質量和效率,加快轉型升級,努力在全球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就必須大力打造自主品牌,推進國際知名標志建設。從企業自身來看,一是要盡快提高出口產品的檔次和質量,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生產環節的技術含量,走發展中高檔產品的道路。按照國際標準進行生產和質量檢驗,推廣國際公認的質量管理體系,使產品達到國際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把品牌建設作為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二是積極開展海外商標注冊和專利注冊,實施國際公認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行業認證;第三,加強品牌推廣和傳播,逐步建立獨立的國際營銷渠道。要積極利用各種媒體手段提高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海外設立貿易窗口、廣告和產品展示,讓消費者認可品牌。同時,加強營銷網絡建設,強化營銷環節的技術水平,加大品牌產品的推廣力度,努力使品牌產品直接進入終端目標市場;四是提高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出口品牌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保持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形成高附加值的品牌無形資產。
政府:做好品牌建設
從政府角度看,推進國際品牌意識建設,首先要完善培育國際品牌意識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目前,省商務廳正在根據我省的產業優勢和產品出口優勢,結合外貿發展“十二五”規劃,逐步推進自主出口品牌的培育,重點培育機電產品、輕工工藝品、紡織服裝、醫療保健、農產品等五大類商品的國際知識標志;采取“點帶面、點帶面”的培育方式,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自主品牌,集中力量重點培育;力爭3-5年在陜西省培育20-30個國際知名標志,通過示范效應引導全省自主品牌建設。其次,協調相關部門,出臺一套全面的扶持政策。全面支持R&D自主出口品牌建設及設計、政府采購、海外投資、海外展覽、廣告、整體推廣、國際營銷體系建設、貿易便利化、金融保險、知識產權保護、公共信息服務等。特別是加大對自主知識產權企業和重點培育出口品牌的資金投入,扎實推進出口品牌建設和發展。
三是強化各級政府的服務意識,進一步完善實施國際品牌戰略的服務體系。積極探索建立全省實施國際品牌戰略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完善省商務廳與國際品牌企業的信息聯系和反饋系統,為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供信息服務,減少企業決策失誤。及時跟蹤了解品牌戰略的動態情況,并在品牌創建過程中傳遞新的舉措和成功經驗,以達到相互溝通和改進的目的。最后,充分利用政府資源和權威,大力服務出口品牌的塑造、延伸和傳播,引導和支持企業務實推進海外注冊商標和國際質量標準認證。同時,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國際著名標志培育中的作用。加強對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國際著名標志的培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