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攜手 共同奏響西部強音|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
2021-02-07 15:13:43
原標題:川渝聯手打西部強音
川渝相互投資繼續升溫
2012年至2015年
四川企業在四川投資3000多億元,企業在四川投資近5000億元
2015
四川企業投資穩步增長。實際到位資金1694億元。四川企業在重慶的投資增長明顯。實際到位資金1497億元,同比增長27%
□本報記者梁先瑞曾小青
端午節當天,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名為“川渝民間詩歌力量展”的文化活動,來自川渝不同詩歌群體的詩人攜作品齊聚榮成。與此同時,一艘貨船從南充出發,沿著今年3月開通的南充-重慶-上海航線,向東駛向世界。
詩與遠方,文化經濟領域同頻脈動,生動體現了川渝長期共生共贏的發展格局。這種合作不僅有著深厚的內在基因,也預示著美好的未來。
在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川渝繼承歷史基因,瞄準新方向,深化合作,共同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新的強大聲音。
新成就
18個重大問題使兩地的合作更加緊密
今年的端午節,重慶人張明乘成渝高鐵去峨眉山度假。“從重慶北站出發,直接到山腳要兩個多小時,方便。”張明說。
不僅在張明,而且在端午節前夕,四川兩大旅游景點峨眉山、青城山和重慶直通車的消息一發布,不到半天的時間票就賣光了。
從過境成都,到成渝高鐵、成綿樂城際動車、成灌城際動車的跨線運營,直達動車將核心城市重慶直接輻射到成渝城市群的中小城市。這背后是川渝合作的深化過程。
2015年5月,川渝簽署合作備忘錄,明確啟動18個重大合作項目,涵蓋交通、信息、市場、公共服務、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產業發展6個領域。一年來,在兩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上述合作事項正在逐步落實。
在信息整合方面,成渝客運專線沿線的通信網絡不久前建成并投入運營。同時,川渝電信企業決定通過定向漫游套餐降低漫游費。
在市場整合方面,從去年開始,兩地金融保險行業新增分支機構8家;建立川渝重點企業和商標保護名錄,委托工商、食品、醫藥等3400批商品異地檢驗。
在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兩地已達成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9項合作;共同推進戶籍相關公共服務資源對接,全面啟動川渝異地居民身份證一對一受理試點工作。
自去年7月1日起,兩地實現異地醫保即時結算。首批結算醫院各10家,截至今年3月底,結算2134人次,累計報銷住院費用4000多萬元。未來兩地將進一步擴大定居面積。
環保方面,兩地依托長江流域控制性水庫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長江、嘉陵江、涪江、曲江流域32個水利水電工程和16個雨量站的信息共享;兩地科技環保部門聯合成立了成都、重慶大氣污染防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在工業發展合作方面,去年兩地相互投資繼續升溫。四川企業投資穩步增長,實際到位資金1694億元;四川企業在重慶的投資大幅增加,實際金額達到1497億元,同比增長27%。四川和重慶已經成為彼此最大的國內資本來源。
新定位
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經濟增長極”
在川渝合作過程中,有兩份里程碑式的文件不容忽視。
2011年《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明確提出,成渝經濟區的戰略定位是西部重要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現代工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長江上游生態安全保障區。
2016年《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成渝城市群立足西南,輻射西北,面向歐亞,培育引領西部開發開放的國家級城市群,形成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而且,關于成渝城市群,國家最新的定位包括:中國重要的現代工業基地、西部創新驅動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美麗中國先行先試區。
從經濟區到城市群,從核心點到增長極,川渝合作以成渝城市群為重點,從新的視角出發。
新的定位來自新的機遇。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沈曉鐘表示,川渝地處“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處,是西部地區發展基礎最好、資源承載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在國家戰略部署下,川渝合作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
新的定位來自新的形勢。五年來,重慶和成都雙雙崛起成為萬億美元城市,成為西部最耀眼的“雙子”;川渝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到2015年底達到近4.6萬億元,占西部地區經濟總量的30%以上。
2012年至2015年,四川企業在重慶投資3000多億元,重慶企業在四川投資近5000億元,分別占兩省市引進國內外資金總額的16%和19%。
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看到了數據背后的邏輯:正是兩地的深度合作,極大地推動了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未來,隨著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實施,兩地合作將進一步深化,成渝城市群將在西部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新空房間:
深度合作推動了兩地的新飛躍
夏季,長江水位逐漸上升,重慶以外的長江上來往船只越來越多,其中很多來自四川。
目前,重慶果園港已開通上海-果園-南充、果園-攀枝花、果園-西昌、果園-廣元等航線。長江作為中國的黃金水道,一直是川渝、中國和世界的紐帶。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的推進,這一渠道的作用更加重要。
長江上游宜賓至重慶主航道長384公里,其中四川境內228公里。由于歷史和自然原因,目前枯水期宜賓港和瀘州港只能進出1000噸級船舶,噸位較高的船舶不得不在重慶減載或中轉,極大地制約了川渝之間的通行能力。
為了盡快改善這種狀況,目前兩地已決定下一步將推進長江、嘉陵江航道升級改造和長江船型標準化;加快長江上游航道整治工程,爭取全國盡快啟動重慶至宜賓航道整治前期工作。
通過升級改造,到2020年,長江干線四川段航道將由三級航道升級為二級航道,全年可通過2000噸以上船舶,通過能力將比目前翻一番,長江“航運大動脈”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從而為川渝合作開辟新的空空間。
如果說不斷擴大的實體渠道是在拓展川渝合作的有形/[/k0/】,那么國家的戰略定位就是在推動兩地之間的無形/[/k0/】發展。《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應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到2030年,我們將實現從國家級城市群到世界級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
為了實現這一跨越,兩地將從成都、重慶出發,共同擴大“中歐半烈”品牌的影響力,培育發展成為連接內陸地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向西國際貿易通道;在成昆鐵路復線和川藏鐵路建設的基礎上,形成南向國際貿易通道,同時建設340億級園區。
為了實現這一飛躍,四川和重慶決定探索建立城市群綜合發展基金。借鑒歐盟結構基金和銜接基金的運作經驗,鼓勵城市根據實際需要研究設立成渝城市群綜合發展基金。“這是一項偉大的創新。”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表示,通過設立基金解決發展后顧之憂是頂層設計的一大亮點。基金會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煽動社會資金參與成渝城鎮化,為川渝合作注入強大動力。
上一篇:絲綢之路品牌萬里行意義深遠|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
下一篇:7月高溫日數出爐|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