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116項改革事項已有98項落地實施|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
2021-02-07 15:14:07
原標題:我省已實施98項改革
原標題:我省已實施98項改革
面對中央賦予廣東的偉大使命,“先鋒”廣東并沒有辱使命,迅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2015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率先系統推進京津冀地區、滬、粵、皖、川、武、沈、Xi安綜合創新改革試驗。同年11月,廣東省政府向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提交了《廣東省推進綜合創新改革試點方案》,該方案于今年6月24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
隨后,省政府按照國務院批復精神,印發了《廣東省體制推進綜合創新改革實驗行動計劃》,進一步系統梳理和細化了116項具體改革議題,包括16項國家授權改革議題和100項省級機關改革議題四個方面。
今年11月17日,據透露,截至目前,116項改革項目中有98項已經實施,占總數的84.5%,國家授權的16項改革項目中有11項已經批準實施。
國家授權
建立了六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廣東省推進綜合創新改革試點行動計劃》116項具體改革項目中,有16項獲得國家授權,11項已經實施。
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期限由4個月縮短至1周
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途徑。
目前,我省已全面啟動知識產權“三審合一”改革試點工作,成為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個試點地區。全省共有35個基層法院,管轄一般知識產權案件。與此同時,快速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初步形成,建立了6個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占全國總數的40%。各維權中心建立了集專利申請、維權援助和調解執法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開啟了專利申請和授權的快車道。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期限從3-4個月縮短到7-10天。我省也開展了專利保險試點,在珠三角地區全面部署。目前,在廣州、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禪城區的試點已取得初步成效,367家企業完成了2000多項專利保險。
同時,廣東積極開展藥品上市許可證持有者試點制度。目前已受理10個品種17種創新藥物(一類新藥)藥品上市許可證持有人的申請,并完成現場核查工作。開展創新藥物臨床試驗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化學藥物生物等效性試驗由審批制轉變為備案制。
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優惠政策減稅266億元
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
今年,我省引進國外高層次人才的政策有了新的突破。目前已受理并批準符合16項出入境政策措施要求的簽證文件700多份,為國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出入境提供便利。同時,改革創新外來人才來華工作就業管理新模式,根據國家部署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工作證制度試點工作。部分城市將外國專家和外國人就業管理職能納入外國專家部門統一辦理,實現機構、職能和人員的統一,省內即將下放辦理綜合《外國人來華工作工作證》的權限。積極推進粵港澳職業資格互認試點,大力探索社會工作者、職業藥師、價格估價師職業資格互認。
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自主權,我省被教育部列入進一步擴大省政府碩士項目管理和統籌權改革試點范圍,并率先在全國范圍內自主動態調整學位授權點。目前已經調整了20度授權點。今年我省研究生招生計劃比教育部下達的原計劃增加876人。擴大中外合作辦學自主權,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MSU-BIT大學建設進展順利;教育部已授權我省自行審批教育部粵港澳聯合重點實驗室,并將通過省部共建的方式支持已批準的實驗室。
我省還積極探索支持創新發展的稅收政策。今年9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政策、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稅政策,并明確了相關優惠政策。今年上半年,全省(含深圳)高新技術企業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123億元,先進技術服務企業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1.15億元,軟件和集成電路生產設計企業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56億元,高新技術稅收優惠政策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266億元,小微企業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62億元。
此外,在推進創業板改革創新、試點投貸聯動、改革工業品生產許可證審批制度、探索發展知識產權證券化業務、制定和實施粵港澳科技合作發展研究計劃等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
省級機關
近5000家企業受益于3.67億元創新券的發行
省級機關100項改革項目中,87項得到推進和實施,改革進展總體順利。
在《廣東省推進綜合創新改革試點行動計劃》的116項具體改革項目中,還有4個方面的100項省級權限改革項目。其中,87個項目得到推廣,13個項目正在起草或研究中,改革進展總體順利。
在完善創新治理體系方面,為重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省政府發布了《建設知識產權先行省試點省實施方案》和《知識產權服務創新發展意見》,推動建立重點行業、重點專業市場和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申請和保護綜合改革總體規劃》獲得國務院批準。珠海橫琴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特色平臺、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平臺取得積極進展,一批民營、市場化、網絡化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迅速涌現。2015年,全省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到58.9億元。
在激發創新學科活力方面,我省著力推進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深化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確定將7所高校和18個重點學科納入高水平大學建設,將5所高校納入理工科高水平大學建設。2015年參與大學科研經費同比增長35%,今年新增兩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創新省科學院管理體制,建立省科學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設立省科學院發展基金,不斷強化高層次人才聚集、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的載體功能。出臺支持新R&D機構實施的措施,明確新R&D機構享有與國有科技R&D機構同等的待遇。
在人才激勵和成果轉化方面,我省深入實施“珠江人才計劃”、“廣東專項扶持計劃”、“航海計劃”等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17個,領軍人才89人,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48個,博士后研究中心363個。修訂《廣東省促進自主創新條例》,率先在全國商業領域開展技術股份制改革試點,試行政府購買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長期協議制度,落實科技創新后憑證補貼、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用地、財政補貼等政策。全省37個科研院所和24所高校開展了業務領域的技術入股改革,產生了45個技術入股成功轉化案例,分享收益3.14億元。2015年和2016年,省財政共安排科技創新券省級補助資金1.2億元,導致上市投資2.5億多元,創新券發放3.67億元,惠及近5000家企業(機構)。
深化創新領域開放合作,強調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實施粵港澳創新走廊行動計劃和粵港科技合作聯合資助計劃,積極引進香港創新研究機構和團隊在廣東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香港在廣東設立的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在內的5所研究機構被列為廣東省新的研究機構,由粵港澳6所大學聯合發起的“粵港澳大學創新創業聯盟”在廣州南沙區正式成立。實施國際科技合作促進計劃,重點加強與以色列、英國、德國等國的科技合作。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以(東莞)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中德(揭陽)金屬生態城、中德(佛山)工業服務區等創新平臺建設進展順利。
作者:吳哲
上一篇:習近平: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
下一篇:免費孵化器的服務如何不打折|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