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下行仍受市民追捧|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
2021-02-07 15:14:17
原標題:銀行理財產品的下行依然被大眾追捧
原標題:銀行理財產品的下行依然被大眾追捧
銀行工作人員向公眾介紹銀行相關理財產品。個人資料圖片
家庭理財不同于個人理財,穩定的收入和保障更重要。因此,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銀行金融的主導地位仍然難以動搖。
在筆者今年11月進行的佛山100戶家庭財務狀況調查中,筆者發現,銀行理財是佛山家庭理財最常見的資產配置方式,70%受訪家庭會優先選擇銀行產品,其次是股市和互聯網理財。
受訪者普遍認為,與股市、互聯網融資等方式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雖然會稍遜一籌,但銀行理財在于收益穩定、風險低,適合基于保本的家庭理財。
另一方面,在“資產配置不足”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又回到了大眾的理財籃子。自去年8月股市崩盤以來,一直徘徊在3000點左右,過去很難表現出牛市;國家逐步加強對互聯網理財和支付平臺的監管,互聯網理財收入逐步回歸理性。
該行的理財收益率普遍下降
事實上,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也有所下降。
有分析師認為,在利率下調、經濟增長轉移的大環境下,市場收益率曲線繼續下降,以銀行投資理財為主的各種投資產品收益水平下降,導致理財產品收益下降。記者從佛山各大銀行了解到,各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較往年下降1%-3%。
根據中國資產管理第三方研究機構溥儀標準提供的數據,2014年1月,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高達5.73%;截至11月,銀行融資平均收益率為3.74%,相差近兩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理財收入確實略有下降,但接近年底,我們的理財產品收入呈現反彈趨勢?!睋职l銀行佛山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浦發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入在3.5%-4.5%之間,貴賓客戶和新客戶收入在4.5%-5%左右。
“隨著近年來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國內資金來源需求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農業銀行順德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不再滿足于較低的銀行存款利率,而是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個性化投資需求。
為了滿足資金來源的需求和金融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佛山銀行業廣泛開展了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理財產品創新,推出了許多具有吸引力回報的理財產品。
為了吸引新客戶,浦發銀行佛山分行推出新客戶理財,年化收益4.5%,是業內收益較高的理財收益。同時,浦發銀行上調其理財產品“天贏”的收益,預計實現年化收益3.2%。該產品具有較高的當日利率和實時支取,靈活性高于大多數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于各種互聯網“寶貝”。它是吸引大量流動性的主要理財產品。
除了傳統的封閉式理財產品,農行還推出了以下三類理財產品:開放式理財產品、凈值開放式理財產品、黃金掛鉤的結構化理財產品、外匯和股指等。,為希望穩健投資的客戶和部分希望適度參與市場波動的客戶提供投資機會。
在企業理財方面,為了吸引高凈值資金,農行還創新推出了定制理財服務。對于1億元(含)以上的重點客戶,定制理財可以滿足客戶在收益、期限、品種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仍然居高不下。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國內銀行理財市場共發行理財產品97636種,共募集資金83.98萬億元。
銀行理財產品穩定,備受青睞
即使在銀行理財產品收入下降的背景下,70%的受訪家庭仍會優先選擇銀行產品,而銀行理財作為最傳統的理財方式,仍是佛山大多數市民的選擇。
其實這個選擇不難理解。用于家庭理財,投資股市、基金、原油等。風險很大。如果出了什么差錯,對一個家庭的后果不堪設想。
另一方面,目前,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入下降趨勢得到遏制。11月,銀行理財整體年化收益率上升。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銀行理財整體年化收益仍在“4”以下,但平均周收益有所提升。此外,隨著一年的臨近,各家銀行將發行的圣誕節、元旦等節假日專屬理財產品將繼續推動銀行理財市場的復蘇。
按照歷年的走勢,銀行年底會用各種方法抵消業績。銀行將推出自己的銀行專用理財產品,用于年終儲蓄,年終可能會出現相對較高的回報。
最近,全球市場波動加劇。采用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方式實現保本也是投資者最重要的任務。住在禪城區的吳小姐說:“相比樓市、股票、互聯網理財等產品,銀行理財穩定,初期投資資金不高,仍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吳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去年閑置資金主要配置在股市和互聯網金融,其中股市占比超過40%。股市暴跌后,吳小姐撤出股市資金?!氨緛硐胪顿Y樓市,但是資金門檻有些高,套現比較麻煩?!眳切〗阏f,她閑置資金最大的目的是保值。“我是非專業人士,不太了解投資渠道。銀行理財最省心,至少收益高于基本利率?!眳抢蠋熣f。
《中國銀行業金融市場報告》(2016年上半年)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規模持續增長,理財資金賬面余額達到26.28萬億元,比2016年初增加2.78萬億元,增幅11.83%。其中,開放式金融產品存續余額達到11.26萬億元,增長0.94萬億元,增幅9.11%。
在佛山,沒有權威機構統計佛山銀行理財產品的變化。但據筆者調查,隨著樓市風險不斷加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公允,很多市民的理財資金都回流到了銀行。
從銀行理財產品來看,一般個人客戶仍然是銀行理財產品最大的資金來源,占比超過30%,其中資金在5-10萬的個人客戶占比最大;機構客戶是第二大資金來源。
■注意
銀行向公眾提供建議:明年如何配置資產
中國農業銀行順德分行:從諾貝爾經濟學家馬科維茨的理論和實證可以看出,財富的長期穩定升值依賴于資產配置。因為它能有效地幫助我們克服人性的弱點,避免追上殺下。2017年,在深港通開通和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影響下,股市、債市和外匯市場可能迎來黃金開采的機會,市民可以更加關注這類產品。同時,公民也要衡量自己抵御風險的能力。投資有風險,他們應該謹慎配置資產。
興業銀行佛山分行:鑒于今年和未來市場的不穩定,我們建議客戶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而是合理配置資產以抵御貶值,如投資美元理財、避險資產黃金、儲蓄投資基金強制定投、健全的銀行理財等。我們推出了兩種更適合穩健理財投資的產品。一種是安宇的儲蓄,分期付息,存期5年5萬,按月付息,提前享受收益,每月利息自動轉入卡內活期賬戶。二是智能定期存款,5萬起,取款方便,計息靈活。該產品可以提前多次提取本金,并根據實際存款期限,按相應的定期利率賺取利息,使存款享受定期收益。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佛山分行:佛山是一座民富之城。發達的民營經濟造就了一大批完成財富積累的民營企業家,而這一批高凈值群體大多面臨著企業傳承和家族財富分配的問題。建議高凈值客戶群體關注相關信托產品,提前做好財富傳承規劃。本月,我們推出了針對高凈值個人的信托產品,突破了之前信托業務3000-4000萬元的進入門檻。只能加300萬,具有安全本金、配置和控制權的特點,公眾可以保持關注。
■延伸
銀行“互聯網加財富管理”貼近消費者
相比于人工柜臺辦理理財業務耗時長、服務效率不高的情況,只需點擊鼠標和手機即可完成理財產品的購買流程。
這不是“互聯網金融”獨有的專利。2016年,在互聯網金融的浪潮下,各大銀行也在思考和探索“互聯網加銀行”之路。抓住傳統現金業務,不斷嘗試創新運營模式,改善服務“短板”,提高服務效率,已成為銀行業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事實上,銀行之間對“互聯網+”的許多探索已經走在了科技的前沿,金融與技術的融合正在成為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簡化流程。市民理財更方便
佛山市民想去中國銀行柜臺辦理理財業務,不需要當場取號排隊,只需在去辦理業務前拿起手機,查詢中國銀行佛山分行各網點排隊情況,即可通過短信、手機銀行、電話預約遠程取號。
據中國銀行佛山分行介紹,人們在網點的排隊機中輸入手機號碼時,會提前告知人數,然后客戶可以暫時離開銀行大堂處理自己的事情?!爱斍懊娴却目蛻魯盗窟_到設定的通知數量時,中國銀行短信平臺會發送短信提醒客戶前來辦理業務,不僅解決了客戶排隊難的問題,還有效節省了客戶的等待時間。"
另一方面,工行最近推出了新版開放式手機銀行“電子銀行”,其中“智慧服務”和“慧人壽”共同形成了“智匯銀行”的品牌理念,在銀行業中屬首創。
“榮哥銀行”升級版突破了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的圍墻,通過業務開通、客戶開通、平臺開通,實現了包括理財產品、轉賬、貸款、支付、購物支付在內的整個網上業務的全部直銷,使工行和非工行客戶都可以登錄平臺辦理相應的業務。
目前,工行手機銀行客戶1.65億,網銀客戶2億,交易450萬億。工行表示,新版“融格銀行”發布后,客戶數量預計將大幅增加,該銀行是基于網上銀行的所有直銷。
精準營銷挖掘大數據價值
大數據時代,銀行業有一個信息豐富的礦,急需開發。銀行業實現“業務在線”后,客戶消費和理財行為數據正成為銀行業實現精準營銷和二次營銷的重要支撐。
銀行之間正在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和利用的“競爭”。
浦發銀行佛山分行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浦銀點貸”業務模式,包括網上申請、實時審批、網上簽約、即時放款。
浦發銀行佛山分行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浦銀點貸”服務,可實現網上申請、實時審批、網上簽約、即時放款。比如消費者買車時,可以通過個人網銀等渠道在線申請最高額度30萬元。通過與汽車銷售訂單系統對接,銀行可以在線申請并實時審批貸款。
未來,浦發銀行還將通過“spdb+”創新大數據信貸產品,圍繞核心企業大數據探索產業鏈金融服務,推出基于小企業運營流程的“浦銀快貸”無擔保業務貸款服務。
11月22日,招商銀行還發布了全功能網上托管銀行升級版2.0。招商銀行表示,這是該行繼2014年10月推出全功能網上托管銀行1.0版后的又一項成果,用了兩年時間聚集托管業務和技術開發的精英骨干,深入分析挖掘該行近10萬億的海量托管業務數據,分析客戶的交易行為和業務需求,應用集成觸發、智能聯動等開發技術。
據了解,全功能網上托管銀行1.0基于互聯網技術,開辟了托管人與管理人之間的數據和信息交流渠道,實現了托管業務處理的電子化、自動化和網絡化。網上托管銀行2.0再次實現了托管系統功能的智能超越,解決了資產管理托管行業提升海量業務處理效率的痛點,提升了資產管理托管行業的效率。
作者:林佳
上一篇:新政打造知識產權強省
下一篇:人大校徽商標被搶注 或是件好事